结婚的形式
从戏剧中看古代父母决定,民国时期自由婚姻还在萌芽,解放后逐渐变成自由婚姻。但形式是女嫁到男方家,包括帝王之女。结婚之前99%男女没有见过面。
从电影中看,解放战争时期,男女在长辈面前叩个头,长辈把男女的手搭在一起就算是结婚了。
49年解放后,咱老家那里,男女远远的看一次,后来发展到结婚前同一室内,单独说一次话,就结婚了。结婚那一天,女方包个包袱盛些衣服,拿两个生产工具,早晨天明前由双方家人,把女方送到男方家。再后来,坐个牛车,或马车白天到男方家,男方给彩礼,女方办嫁妆。男方家摆酒席,先招得女方家,给抬嫁妆的包个红包一盒烟。送走娘家人,才开始招待男方家的亲戚吃饭。再后来女子坐拖拉机,坐机动小货车,坐桥车,发展到婚礼车队。我长大记事后知道女方都不摆酒席。后来计划生育只准生养一个,很多家庭只有一个闺女,女方也办酒席招得女方亲戚。后来又兴到女方把嫁妆箱柜提前送到女方家,女方夜里去装箱,晚上摆酒席招得妆箱人员,都是些女人和小孩。第二天结婚当日,女方组织个亲友团,名义上再组织个抬箱子桌子的队伍,到男方家吃酒席。
你爷爷结婚当日,他还在沟窑内干活,中午吃饭时,提前回去,就结婚了。
蒋旭可他奶奶结婚时,父亲把他送到旧寨村蒋家,旭可的爷爷去抗美援朝打仗已走了,待到仗打完,夫妻团圆,才知道对方长什么样。
你表姑的独生女结婚,亲戚们到基督教堂,走个形式,然后到酒店,因为反腐分两个酒店待客摆酒席,没有礼桌,在洛阳举办。
芳芳和毛毛,结婚前没有办结婚证,婚前没有感情或因一言不合,摆了酒席,举办的隆重的婚礼,也分手了,没有社会法律的约束,过家家玩儿戏一般。
生活中很多男女到谈婚论嫁时,因彩礼或其它原因,不合分道扬镳的很多,也有见面后一个月内结婚的也有。总之,结婚时双方都要顾及对方的风俗习惯,互相礼让,把细节定了,在双方亲戚朋友的祝福中,把婚礼办了。
人生不易,很多规矩形式不是不可改变,比如婚姻,只要夫妻恩爱和谐,白头到老。
![](https://img.haomeiwen.com/i6747753/c5add1acda0989d9.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