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岁的你开始一点点享受阅读的红利,读过的书,走过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你变得内心坦荡和光明,你对自己有了更多的认知,也能保持觉醒,虽然实践的路并非一朝一夕能见到成效,但是保持觉知,哪怕有一点点的改变,都值得欣慰。
对于孩子的语文学习,一直坚持见缝插针,能讲一点是一点,能读一句是一句。孩子也是越来越配合,我们之间很少再起以前的冲突,孩子的独立性也是明显的凸显出来,他学校的作业不拖拉,干脆利落,效率比较高,但对于我提出的额外学习任务颇有微词,但是我告诉他,这就是练习,而且在他因为多多练习字词在班上听写全对时,着重肯定他的努力成果,让他认识到只要我肯下功夫,我也可以,从而形成正向的循环,减少对练习任务的抵触。
孩子的进步还表现在,对学校的事情有把握,该带什么东西,有什么作业,有个小本子都记着,而且有时候没记下来的也会挂在心上,我也尽量多问问以作提醒。相信孩子通过能把控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也能变得越来越独立,越来越自信。
孩子们彼此的影响越来越凸显,当孩子跟我讲学校同学的表现时,对于同学的优点我会指出来,肯定同伴的某些优良品行,就像情感引导的方式,他说某同学上课积极回答问题,为他们组争了光,我就肯定的说:能为自己组做一些贡献很值得骄傲,看起来适当做一些课下的准备工作也很重要;他说某同学借了他的口罩又还了他一个,我说:他言而有信,信守承诺,说到做到了,我想大家都乐意借给这样讲信用的同学。
适当的挫折也是锻炼孩子的机会。有一次,他美术课忘了带用具材料,他说心里很没底,觉得完了,结果老师没用到相关材料,而且同学还热心地借个他一些,他也明白了,偶尔一次的小失误有可能遭到批评,也有可能顺利化解。还有一次,他没带桌垫,奶奶特意送了一趟门卫说得找老师,我当时也想,这么明显的遗忘没准会遭批评,结果他回来挺大条的说:老师说了,可以有一次忘了,下次可就不行了,看来我这做妈妈的,未免操心的过了头,何不轻松应对呢,孩子完全可以把我在学校的学习生活。
39的我,在转型的节点找到了人生第二份工作,已经工作了16年的我,重新进入一份新工作时,依然有焦虑和不安,虽然我认为自己早已是老练的职场人士,但是睡梦中的工作状态提醒我并非如此。老公说,这证明你是个工作负责的人,但我深知,这是我对自己的不自信,我害怕担忧的太多,这是我多年来习得的习惯,要改掉并非那么容易,那么我接纳这个自己,我接纳自己对新工作的适应提心吊胆,那是因为我在乎这份工作,也想做好这份工作,但我不焦虑也可以好好完成工作,可以试试用平常心对待,尽心尽力的人是无法去敷衍的,相信自己会竭尽全力。想想《臣服实验》中所说的,看生命的洪流带我到什么地方呢?顺势而为,保持平常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