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庙”,仅在北京城区就有好几座,今天我先要介绍的是位于北京“内城”北部、什刹海东岸的火神庙(门牌:地安门外大街77号)。 这座火神庙,过去可是皇家的火神庙,你看这庙的位置、再看这庙的气派;北京其他地方的另外四座火神庙,真的没法和它比!化用小品中的一句台词,“同样是京城的火神庙,做庙的差距怎么这么大呢”?看看附录中四座火神庙,你就知道了。
壹、什刹海东岸的火神庙
火神庙,即“火德真君庙”,明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在元代庙址上改建而成,是主祀火神的道观。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95年)重修。庙门东向,南北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有“灵官殿”、“火祖殿”、“斗姆阁”和“万岁景命阁”(俗称:玉皇阁),均保留了明代形制和布局。1984年公布为北京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下图、这是庙的东门,门外就是地安门内大街。
下图、 这是东门外的石雕麒麟,很威武,是吧?
火神庙,据有关文献记载:始建于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称为火德真君庙。元代至正六年(公元1346年)重修,明代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再重修,清代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与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又两次重修,改为琉璃瓦。庙内有殿宇楼阁三重,早年供奉火神、关帝和玉皇。明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三月熹宗皇帝(明熹宗:朱由校)下令,每年六月二十二日为祀火神之日。从此每到这一天,皇宫里总要派官员来这里祭祀火神。每逢皇宫失了火,也要委派大臣来这里告灾,并求火神保佑平安。这座火神庙是京城最早,也是唯一的皇家庙宇,主祀火德真君亦称火神。
下图:这是“敕建火德真君庙”的正门(南门),大门上的黄布条幅告诉我们,今天是“火德真君庙修复竣工开放暨神像开光庆典”的好日子。在 门口把门的是古建中常见的石狮,看这狮子今天也很高兴,似乎以神秘的微笑迎宾。
据清代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出版顾禄所著的《清嘉录》卷六记载:火神的生日是六月二十三日。每年的这一天,庙内均要举行盛大法会,历代帝王都要亲自来火神庙向火德真君致祭或派遣大臣前往代祭。
据明《熹宗实录》卷八载:明代天启元年三月辛亥(公元1621年4月30日)“命太常寺官以六月二十二日,祭火德之神,著为令。”
清代同治八年六月辛酉(公元1860年7月29日),紫禁城内武英殿发生火灾,30多间殿宇和大量的古籍及活字铜版等皆被毁于火。清《穆宗实录》(爱新觉罗·载淳,清朝第十位皇帝,年号“同治”。)记述其事甚详,同治皇帝谕曰:“武英殿忽被火灾,上天示警,正宜警惕倍深。”他在下令对失职人员交刑部严加议处,对救火出力者进行嘉奖的同时,还在“癸亥,遣官祭火神庙”(见《穆宗实录》卷二六一)。“癸亥”,即发生火灾以后的第三天,即7月31日;“祭火神庙”,即祭什刹海火德真君庙。
下图:“荧惑宝殿”侧面
荧惑,是中国古代对火星的称谓。这是由于火星表面呈红色,荧光像火,它在“五行”中象征着火。火星的亮度常有变化;而且在天空中运动时,有时从西向东,有时又从东向西,情况复杂,令人迷惑,所以我国古代叫它为“荧惑”,有“荧荧火光,离离乱惑。”之意。 在中国神话里,火星“荧惑星”还是一个预言亡国和灾难的妖怪,见《搜神记》。
下图 “荧惑宝殿”正面 (由于殿内禁止拍照,所以无照片)
据有关记载:火德真君庙原有前殿三间,初名隆恩殿,后改名灵宫之殿。二层殿三间,为火神殿,匾曰“司南利用”。联曰:“菽粟并资仁,功成既济;槐榆分布令,序美惟修”。三层殿五间,为关帝殿,匾曰“气壮山河”。四层殿为三间重楼、带东西配楼共十五间。初名“万岁景灵阁”,后改名“万寿景命宝阁”。玉皇阁匾曰“紫霄香案”,斗母阁匾曰“妙统辰枢”。殿堂左右为辅圣、弼灵等六殿。殿后有亭,可望什刹海。共有殿宇八十二间。殿宇为琉璃瓦顶。火神殿、关帝殿均为蓝琉璃瓦绿剪边硬山调大脊。万寿景命宝阁为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硬山调大脊。如今山门、殿宇尚保持原建格局。
下图:万寿景命宝阁 (由于殿内禁止拍照,所以无照片)
下图 三官大殿 对联: 爵列三曹分善恶 神随六合显灵通 (上传照片失败)
下图、慈航殿 (上传照片失败)
下图: 这是位于“荧惑宝殿”东的“寿国仙林”牌坊
下图:灵官殿中的 玉枢火府天将木质圆雕塑像
玉枢火府天将,俗称王灵官,其额上有火眼金睛,能辨识真伪,其职责是护镇山门。是道教护法监坛之神灵。
关于什刹海火神庙的传说
传说中什刹海火神庙还是最灵验的,据明朝人刘侗、于奕正著《帝京景物略》(卷一)中关于“火神庙”的记载:火神庙“建庙北而滨湖焉,以水济而胜厌也。先是,皇极殿灾,乾清宫又灾,哕鸾殿又灾,上命道录司左玄义吕元节主祝事,月给帑五十清醮也。殿墀二碑:一右春坊朱之蕃撰,一礼部侍郎翁正春撰。天启六年五月初六日巳刻,北安门内侍忽闻粗细乐先后过者三;众惊而迹其声,自庙出。开殿审视,忽火如球,滚而上于空。众方仰瞩,西南部街,震声发矣。望其光气,乱丝者,海潮头者,五色者,黑灵芝者,起冲天,王恭厂灾也。东自顺成门,北至刑部街亘四里,阔十三里,宇坍地塌,木石人禽,自天雨而下。屋以千数,人以百数,燔臭灰眯,号声弥满。死者皆裸,有失手足头目,于里外得之者,物或移故处而他置之。时崇文门火神庙,神亦焰焰欲起,势若下殿出。祝跪而抱曰:“外边天旱,不可走动。”神举足还住而震发”。
公安袁宗道《赠火神庙道士》:事火道人事,翻来水上居。鹤窥烹石处,鱼呷洗丹余。世业五禽戏,家藏八叠书。南陵虽有命,噀酒自能除。
邢台黄元功《集李链师水竹轩》:地静烟云满,开轩水上栖。泥封丹灶湿,竹护药苗齐。火德时为帝,冰心日有跻。冯虚千古梦,能为指阶梯。
公安袁中道《火神庙小饮看水》:作客寻春易,游燕遇水难。柳花浓没地,鸥貌静随湍。歌舞几成醉,尘沙不人澜。石桥明树里,谁信在长安。不敢望浮舟,聊欣漱静流。噞鱼摇碧瓦,浴鹭荡朱楼。即以观澜至,当为待月留。明朝尘照影,数息且悠游。
编后语:什刹海火神庙自2001年开始修缮,历经九年,终于完工对外开放,千年古刹重现昔日风采,也使什刹海又增添了一处景观。值得一提的是,距光绪年间大修约百年之后,这次火神庙的大修,是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的。我们看到大殿内著名的金龙藻井,还保持着旧时原样,很多殿内梁、天花的彩画只是做了除尘处理,并不是大拆大卸地进行翻修。让我们感受到历史的沧桑。遗憾的是,殿内谢绝拍照,若读者想一睹火神庙的真面目,最好还是亲临庙内去瞻仰一番。
贰、花市大街的火神庙
下图:这是位于崇文区(现划为东城区)花市大街的火神庙山门,此庙现为崇文区图书馆外借处占用。
山门的汉白玉门券上的匾额为“敕建火德真君庙”
下图、 火神庙的正殿,现在是图书馆的外借处。
下图、 这是火神庙山门的背面,门内堆放着图书馆的文件柜。
下图、 花市火神庙:始建于明隆庆二年(1568年),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重修。为神木厂悟元观下院,供奉火德真君。自明代始,每月逢四之日均有庙会,以售绫绢、纸、鲜花为主,该庙中轴线建有山门、大殿、后殿等,两侧建有附属建筑。大殿为勾连搭形式,正脊正面为六条龙,配葵花、菊花等纹饰,背面为六只凤,亦配有花卉纹饰。整个建筑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2003年公布为北京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下图:花市火神庙 西墙外拍摄
关于“花市大街”,本博客有专文介绍
叁:西城区的火神庙
下图:位于北京西城区北顺城街15号的“吕祖宫”山门
吕祖宫原为清代所建,坐西朝东,主门东向,正对门的西面置主殿“火神殿”,其北面为“文昌阁”,南面为“吕祖阁”。在“火神殿”的后面,原有一座“娘娘殿”,在2000年前后“金融街”改造时,已经不存。在“文昌阁”北面,还有一座小院(13号院),被完整保留,并在重修吕祖宫时进行了改建。 (关于“吕祖宫”,本博客有专文介绍)
现在的吕祖宫是2002年前后重修的。北房文昌阁后的小院(原13号院)是“北京市道教协会”所在地。正对着大门的原“火神殿”的位置,已改为“吕祖殿”,成为吕祖宫的主建筑。
下图:主殿吕祖殿 前排楹柱对联:视而不见求而有应 破则无报叩则咸灵
关于吕祖宫,请看本博客专文。
肆:北京东城区“国子监”火神庙
这座火神庙,位于东城区成贤街(国子监大街)西部路南,大门北向、临街,庙内建筑已成为民居,无法进入。何时开放尚不得知。(照片上传失败)
从火神庙东行不远,路北就是著名的“国子监”,是明清两代的最高学府。国子监东侧即“孔庙”,现在已拆除国子监东墙,游人在拜谒孔庙后可直接进入国子监游览。
从孔庙东行至路口处,在路北有一座小小的博物馆,即李松堂先生创建的私人博物馆“松堂博物馆”,展览品均为有关老北京的文化遗存,其中很多展品,是李松堂倾一生积蓄保存下来的珍贵历史文物。很值得一看。(本博客有专文介绍)
伍、北京市大兴区火神庙
下图,新翻建的火神庙和火神庙商业中心
下图、这是在过街天桥上拍摄的火神庙
下图、火神庙坐南朝北,这是临街的庙门
下图、这是火神庙的主殿
下图、这是西配殿供奉的“圆通自在天尊”,又称为“慈航真人”,是道教十二金仙之一。即佛教中的观音菩萨。
下图、这是火神庙主殿供奉的“南方火德荧惑执法星君”,简称“火神”,是道教五星君之一。
下图、火神庙东立面
下图、 火神庙商业中心夜景
下图、 火神庙夜景
全文完
原题 (原创)北京的五座“火神庙” 2012-01-21 16:32 发表
2014.1.23 阅读538
2018.12.31 阅读(3884)| 评论(3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