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心理学中关于情绪的那篇文章,看到一个点,让我有些感悟。书中说:
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上午的时候兴高采烈,看什么都顺眼,可到了下午,不知怎么的,情绪一落千丈,觉得自己什么事都不顺心。
可你知道吗?有人因为这种情绪变化差点儿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留下终生遗憾!
有一天,德国著名的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由于牙病,疼痛难忍,情绪很坏。他拿起一位不知名的青年寄来的稿件粗粗看了一下,觉得满纸都是奇谈怪论,顺手就把这篇论文丢进了纸篓。
几天以后,他的牙痛好了,情绪也好多了,那篇论文中的一些奇谈怪论又在他的脑海中闪现。于是,他急忙从纸篓里把它捡出来重读一遍,结果发现这篇论文很有科学价值。他马上给一家科学杂志写信,加以推荐。
这篇论文发表后轰动了学术界,该论文的作者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想想看,如果奥斯特瓦尔德的情绪没有很快好转,结果会怎样呢?
情绪是我们最熟悉、体会最深的一种心理活动,我们每个人都有情绪反应,而喜怒哀乐是最基本的情绪状态,每个人都在反复体验着这些情绪,那么情绪是怎么一回事呢?
情绪的好坏,直接影响我们判断事物的结果。情绪不好,就是戴了有色眼镜看世界,好事都能看成坏事。即使再美的花,也不会觉得漂亮。
现在物质这么丰盛,不愁吃,不愁穿,然而很多有钱人却感觉不到幸福,还有很多人得抑郁症。
为什么呢?因为现在的人心浮躁,经常被焦虑与恐惧感包围,心难以平静。
心不平静,很容易被烦躁情绪包围。就如上面那个化学家牙疼,导致情绪不好,心烦意乱,再好的论文在坏情绪的映照下,就如垃圾一样。
而在这个物质如此丰盛当下,如果我们的心一直活在焦虑状态下,总也平静不了。那我们还能看到身边人和身边事的本来样子吗?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前几天明空老师也说,一定要学会让自己心静下来。
无论我们在生活中做多少功课,修行最重要的就是:去找到能让自己心瞬间静下来的方法,然后让静下来的时间越来越长。它可以是持咒、聆听、跳舞、做手工、打太极、冥想等等。然后多让自己去做心能静下来的事。
因为静下来,就会生定力和观照力,然后还会生智慧。静下来就能看到世界本来的样子,能看到心底(湖底)的珍珠和宝石。也就能感知到身边所有人事物的美,感知到生活中的很多小确幸。
![](https://img.haomeiwen.com/i11875936/edb534381e646d85.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