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孩子的处境与成人的处境是一样的。爱,我们人人都有,但爱和有目的的教育,则需要一些耐心、技巧,有时甚至是令人发笑的机制或多少有些令人不快的克制。转载《斯宾塞的快乐教育》
记录:
今天早晨在四点半的时候突然就醒了,比闹钟还提前了一个小时。这么早醒来干什么呢?于是就把最近在教学困惑的地方思考了一下,觉得自己需要看这方面的书,正好想到了新学道读书会将改为线上的读书会。那么自己就先把读书会的内容先读一遍,上午抽空的时候再把自己觉得有用的句子摘抄并进行思考。
自己困惑的地方就是在教一年级学生的常规时,有的班级能按时完成,有的班级就不能完成。怎么才能突破这种格局?
反思:
在书中说:“一群孩子在开始跑的时候,就把“跑到教堂”这件事当成一件快乐的事,因此,跑起来就轻松得多,而另一群孩子就把“跑到教堂”这件事当做了一个命令,只是被动地去执行,尽管有惩罚的威胁,但仍然作用不大。”
那么在训练我的班级常规时,我还是按照一贯的要求,单调枯燥的指令,如果没做好,那么就继续反复的练习。一年级学生专注力的时间非常少,那么,怎么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听从老师的指挥呢?我从书中分享的案例中又收获到什么?
教育是要引导孩子得到“有目的的快乐”。而我在实践的过程中,没有让孩子快乐起来,反而是让他们感觉常规训练的单调和枯燥,他们认为常规做的不好或者讲话会比练习快乐的多。
思考采取什么方法让常规训练变得有趣味性?
男女生进行PK常规练习比赛。观察男生获得的积分多还是女生获得的积分多?如果哪一队获得的积分多,那么就可以有相应的奖励,奖励就是5分钟自由安排玩游戏。
计时挑战。在十秒钟的时间内,看哪一队能快速整齐的排好队!奖励可以让老师陪伴一起玩的游戏。
猜猜谁最安静?单独的个人挑战,比比谁能管住自己的嘴巴。优胜者可以当小老师一天。
定时比赛。规定1分钟,高的学生与矮的学生比赛,设定谁站得像军人。
带绳比赛。以小组进行比赛,三秒钟把绳折叠好拿在右手上并且立正站好。
提炼:
1.方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愿意去思考,总会有解决的办法。
2.有目的的快乐,更容易让学生获得快乐而且达到教师的教学目的。
3.采用多种练习方法,让常规练习更有趣味性。
4.从单人到多人,从无器械到有器械,从室内到室外变换进行比赛,让学生体验到体育学科的快乐!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只要做一个用心去教学,用心去思考,用心去实践,用心去总结,在快乐的状态下让学生学习最有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