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186
四时气第十九
1/10
原文:
黄帝问于岐伯曰:夫四时之气,各不同形,百病之起,皆有所生,灸刺之道,何者为定?
岐伯答曰:四时之气,各有所在,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故春取经、血脉、分肉之间,甚者深刺之,间者浅刺之。夏取盛经、孙络,取分间,绝皮肤。秋取经俞,邪在腑,取之合。冬取井荥,必深以留之。
原文译文对照:
~~~~~~~~~~
黄帝问于岐伯曰:夫四时之气,各不同形,百病之起,皆有所生,灸刺之道,何者为定?
黄帝向岐伯问道:“一年四季的各季之外界邪气,其侵入人体,各自有不同的穴位入口;人体各种疾病的发生,都有其各自对应的病变部位。在施行艾灸或针刺治疗时,该以四季外邪的入侵穴位特点、还是以疾病发生在人体的具体病位,为取穴依据呢?”
岐伯答曰:四时之气,各有所在,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
岐伯答道:由于人体内生的卫阳,固有随外界四季阳气之升降浮沉,而在人体内升降沉浮的特点,所以,一年四季的外界致病邪气,其在人体之发病部位的深浅,也随四季更替而有所变化。施行针灸治疗时,须注意:不同季节人体卫阳之气的升降沉浮有所变化,并体现为不同季节外邪侵入人体位置的深浅有所不同。因此,即便同样的证候,在不同季节时,其取穴之位置深浅、穴位选择,亦当有所不同。总之,要灸刺病邪在当下所寄附的实际点位,才会有疗效。
故春取经、血脉、分肉之间,甚者深刺之,间者浅刺之。
因此,在春季,人体阳气开始升发,外浮至经脉层。因此,在艾灸或针刺治疗时,其取刺位置须在经脉、有淤血的络脉、或大块肌肉之间的分界筋膜上。病状重的深刺,病状轻的浅刺。
夏取盛经、孙络,取分间,绝皮肤。
在夏季,人体阳气极为充盛,外浮至皮肤浅表的毛细血管层。因此,在艾灸或针刺治疗时,须取刺阳气充盛的六阳经、浅表小络脉、或取刺大块肌肉之间的筋膜,针刺深度宜浅,刚好穿透皮肤即可。
秋取经俞,邪在腑,取之合。
在秋季,人体阳气开始收敛,毛孔关闭,皮肤绷紧。因此,在艾灸或针刺治疗时,若病邪在五脏阴经,须取刺六阴经之经穴和俞穴,以泄阴邪;若病邪在六腑阳经,须取刺六阳经之合穴,以泄阳邪。
冬取井荥,必深以留之。
在冬季,人体阳气收敛于人体内中,附着于骨髓,通于五脏,故取刺六阴经之井穴以疏通阴气之厥逆,使阴气上行,以消除肢端逆冷;取刺六阳经之荥穴,使阳气下达,以补实肢端阳气。入刺位置须深,并长时间留针。
~~~~~~~~~~
老黄历择吉,2024.7.9
上一篇:灵枢经正义精讲185
下一篇:灵枢经正义精讲18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