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又颓又丧,做了《人生剧本测试》,得到的答案是自我否定因素太强烈。
而我深知这样的因素来源有很多,比如原生家庭、自卑以及强烈的负面情绪。
报告的末尾会根据个人性格测试结果给予相应的建议,做饭间隙看了推荐的电影《垫底辣妹》。
这部剧很早以前看过,但那会只当过眼云烟,丝毫没有感悟,直到今天,带着问题,再次重温,才发现人生的多种可能。
02
沙耶加是家里的老大,父亲将所有的精力放在弟弟身上,希望他可以成为棒球手,沙耶加和妹妹的教育工作则落在妈妈肩上。
校园读书时,沙耶加总是一个人,很难交到好朋友,因为被校园欺凌,母亲和学校理论,无果,后来索性带她回家准备转学。
回家的路上,她看到私立学校校服非常好看,母亲告诉她那是明兰女子中学校服,在那里自动升学式的高中和大学都能上。
她说,“沙耶加只要做让自己欢欣雀跃的事就行。”
妈妈从小不被自己的母亲鼓励,在教育自己的子女方面,她从来都耐心倾听、持有尊重且信任的态度去鼓励子女。
后来沙耶加在这里交到好朋友,但也开始了“颓废的生活”,与好朋友外出K歌,上课从不认真听讲,高中时被分到成绩最差的班级。
后来老师在她的包里发现香烟,需要她供出吸烟的好友,沙耶加坚持己见,学校以休学处分。
沙耶加的妈妈带她回家时,听见她和妹妹的对话,以尝试的口吻建议她,不妨到补习班试试。
也正是在这里激发了沙耶加的潜能,老师的尊重、鼓励与潜能的激发,学校老师对沙耶加立志考上应庆大学的鄙视、父亲的嘲讽都曾让她动摇过。
好在她依然没有自我放弃,电影的结尾,她虽然没有考上应庆大学,但也去了一所不错的大学。
她在给老师那封信中,这样坦言:
我一直讨厌大人,只凭我外表就说我不行的大人。
我觉得很愚蠢,但是,我一无是处,这一点我自己也很清楚,没有目标的话,也没有谁会对我抱有期待,与朋友在一起的时光是我唯一的安慰,也没有对未来的希望,只会顶嘴,可能是因为这样不会受伤,在那个时候,遇到了真诚待我的大人,我遇见的人中,让我觉得我想成为这样的大人。
坪田老师是第一个,遇见老师以后,我有了目标,知道了努力的快乐,看见了未来的希望,我的人生改变了。
03
可人生中总有某些时刻又颓又丧,这时我们该怎么办,经历了这些天的消沉、回观与自我思考,以下建议,共勉:
1、罗列自己的优势
作为内向型完美主义者,时常会陷入自我否定的状态,因为这类人群习惯性的放大缺点忽略优点,罗列优势的好处在于让我们学会清楚的自知,而不是一味的倾斜。
2、学会写复盘日志/感恩日志
每天坚持写感恩日志/复盘日志的好处在于清楚的回观每一天的事件、情绪,你会发现原来生活中的小确幸会有那么多。
3、改善心态,客观看待问题
大多时候颓废、消沉来源于自我期望不能得到满足,比如工作达不到预期、个人目标难以实现、周遭的环境不如愿。
此时不妨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多去思考自己的问题。针对个人目标,则建议目标分解,将焦点放置在“自己”身上,也就是说,为了目标的实现,我自己哪里做的不够好。
4、正面调节,充实自我
网络时代下的生活,太多人习惯性的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朋友”之上,习惯性的打卡生活,而不是真正的内心充实。
充实自己要求我们学会按照计划行事、按照个人目标完成,闲暇时阅读书籍、学习写作、学习绘画,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当你学会沉浸在自我目标实现过程当中,什么颓废啊、丧啊,统统都会快速消失。
亦舒在《不是理由》中说,如果你真的想做一件事,那么就算障碍重重,你也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办到它。但若是你不是真心的想要去完成一件事情,那么纵使前方道路平坦,你也会想尽一切理由阻止自己向前。
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愿努力,而是我们的内心并非很想实现当时许下的理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