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听过好多期《朗读者》,嘉宾的出场音乐让我有所期待,期待一种活法,一条道路。
发现每一位朗读者都在自己所在的领域有所建树,或者说他们都是有故事的。最重要的是,他们愿意为了他们的事业而去热爱生活和整个世界,即便筚路蓝缕。
生活,每个人都在生活。
我们也都在以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在不断美化自己,由外而内,由表及里。学会一门语言,练就一项技能,坚持自己的坚持。

上周听了怀左学长的写作分享课,不能简单用获益匪浅来总结那一个多小时的所得。
学长的分享让我陷入了一段关于我写作的回忆。
写作,确切来说不是写作,它是我不成系统的几篇书评、影评以及与生活的悄悄话。
当我在纠结要不要去写的时候,删掉的每一个标点符号,因停止输入而一直闪烁的光标,都是引领我继续写下去的动力。我有时候想想,其实没有什么,我只是在记录生活,顺便练习打字。再来,每当写不出东西,我会意识到自己的输入量不够,便又开始发疯似的从阅读中暂获安宁。
脑海中的想法是有的,但这些碎片化的灵感乍来乍往,写出来的东西往往与大脑描绘的相差甚远。如何让自己的作品逐渐升华,蜕变,化茧成蝶?一次又一次地把想到的,用具象化的文字呈现在一张空白的大纸上,当感觉到似乎比上一次更贴近心声了,这应当就是进步了。
电脑里的word文档早已超过自己的想象,决定开始写点东西,就以不定期的文字把我对生活的理解储存在“悦谈”,我还将以这种方式继续。
从2017年的除夕夜我开始要求自己每周至少更三篇文章,当天我就把自己的公众号放在朋友圈和空间,后来也从网易蜗牛和简书上获得了部分粉丝,虽然不多,但多少肯定了我的辛苦经营。

有朋友不止一次问我,你能从中获得什么?就连我妈也三番五次地强调我傻傻地写作没有意义(最后被我说服)。
如果我说我能从中收获快乐,80%的人会觉得我很假,以抽象的答案敷衍搪塞他们;如果我说它的意义在于使我安心,60%的人会认为其他坚持也能替代;如果我说我只是为了给自己读书、观影来点儿压力,我相信40%的朋友开始有点理解我憧憬的书影生活。感谢20%的朋友一直给我支持,不论行动抑或言语。
特别感谢的是好友YL,谢谢你的每一次留心与悦读,点赞与分享。

说实话,一路走来,我特别懂得作者马小聪说的熬夜更文的快乐与焦虑,对木易姐姐笔下决心把写作进行到底的念头也深有体会。我很能明白文档左下方的字数渐渐增长带给人的喜悦,那种好不容易超过1000字的幸福感啊!然而现在看来,这都不算什么。
跟着感觉走,前方的道路难道还容不下一个渺小而又执着的我?

学长的分享课,带给我关于生活的几点思考。
1.怀才不遇?怀才不够!
当代社会急需的是综合信息打造出的近乎全会的人。记得大一时,一个老师曾对比过两类人,一个是精通某一领域的专家,一个是对于艺术、书法、读书都有一定见地的人,老师问我们会选择谁做朋友。我清楚地记得,我二话没说选择了后者,就个人职业发展而言,前者也许更能在其所在领域取得一席之地,因为“精”。我之所以选择后者,是因为我认为他一定是一个有趣的人,能够主动接触如此多领域,说明他的爱好广泛,这才是有味的生活。当然,对于这个问题见仁见智。不论选择成为上面提到的“专才”还是 “全才”,本身都是没有错的。只要在有用武之地的地方有才就行!
2.年轻时的试错成本非常低
就目前而言,我们多多利用生活中每一次机会去尝试,即便有些过失,我们可能并不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最多心里有些难受。二十几岁,毕竟是一个放开手做事的年龄段,初入社会或者正在往社会过渡,允许花上几年时间为未来定位。
3.有终生追求的兴趣
这点非常重要!什么兴趣会支撑你从跌倒出站起来,越走越远。如果不能脱口而出,那么你应该花些时间思考,比较,找到你真正的兴趣所在(这也是此刻我正在做的事)。我们的兴趣会给我们的生活以方向,能够在我们堕落时催促我们快快醒来。
4.认真规划人生 ,把事情做到性感
“过好人生”早就被人说烂了,可并不代表它是一句用几秒钟就能念完苍白无力的口号。
取得了成果都笑不出花儿来,或许不是因为这是偶然所得,而是从头到底都没有用心经营幸福。
很喜欢《英语曰曰曰》的主播陈昊老师说的“做一件有价值的事,一直做,等待时间的回报。”
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