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

作者: 米米兰妮 | 来源:发表于2024-04-22 23:18 被阅读0次

分离焦虑存在于生活中各种情感关系,社会关系中,任何人、在任何年龄阶段都会感受到分离焦虑,任何一段关系的结束,友情、爱情、亲情,同事之间、熟悉的环境、喜欢的物品、小动物,只要存在丧失,就会有分离焦虑,程度有轻有重,有缓有急。

分离焦虑是指婴幼儿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又称离别焦虑。

即婴幼儿在与某个人产生亲密的情感结系后,又要与之分离时,产生的伤心、痛苦,以表示拒绝分离。是婴幼儿焦虑症的一种类型,多发病于学龄前期。

约翰·鲍尔比(JohnBowlby)通过观察把婴儿的分离焦虑分为三个阶段:

反抗阶段:嚎啕大哭,又踢又闹;

失望阶段:仍然哭泣,断断续续,动作的吵闹减少,不理睬他人,表情迟钝;

超脱阶段:接受外人的照料,开始正常的活动,如吃东西,玩玩具,但是看见母亲时又会出现悲伤的表情。

焦虑会引起孩子生理上的应激反应,长时间焦虑,容易使孩子抵抗力下降。刚入园的孩子常常很容易感冒、发烧、肚子疼等等。患儿整日缠住父母,不断要父母注意自己,有时担心父母发生意外,或担心意外灾难会使自己与父母失散。害怕自己离开父母会被拐走。

患儿因此不愿上学或入托,到校或入托儿所后哭闹,不主动与其他小朋友交往,甚至表现出头痛、腹痛、恶心等躯体症状。病程可持续数年。

分离焦虑是孩子离开母亲时出现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最亲近的人从视线中消失了,孩子会一下子不安起来:妈妈在哪里?我要找妈妈!孩子会用喊叫、哭闹来表达自己的焦虑,呼唤妈妈的出现。大部分孩子从七八个月起,就会明显表现出这种分离焦虑,有些孩子甚至更早。

婴儿非常依赖父母的存在,来管理他的情感状态。

因此,这样的客体的缺席,就会产生一种特定类型的焦虑,叫做分离焦虑。

与自己所需要的、爱着的人分离,使得依恋关系产生了松动。当所爱的人、所需要的人离开了,任何人、在任何年龄阶段都会感受到分离焦虑,但其根源却是在婴儿期。

如何处理分离焦虑,将取决于一个人的神经系统的状态,和他的依恋历史。

如果儿童能够与好的内在客体、容器或者说工作模型保持联系,他就能非常好地处理分离,这些内在客体、容器或工作模型能让他在新的环境里感到安全。

如果孩子能够理解自己所处焦虑情境中的事实,他的焦虑就可以得到调节。他就可以用一种与最初时不同的方式来处理痛苦,不用再将其转嫁给其他人,而是自己能够承载。

他作为婴儿能够容纳和承受焦虑,能“看到离开的妈妈”的能力,他已经有了一个表象:母亲和婴儿可以在一起,也可以分开,但还会重聚。

他能忍受“妈妈离开”那么久所带来的挫折的能力,产生了一种思考,这是重要的发展性的突破。他的思考调节了焦虑,也增加了自己的希望。

内化的客体(其形式就是能发挥功能的容器-被容纳者系统)的存在,对于处理精神痛苦的能力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它可以接收痛苦并对其作出思考,这种思考是基于对容器所发挥的那些功能的认同。处理痛苦的能力随着成长日益增强,这就是对焦虑的忍受带来了思考。

关系中,很害怕和有情感链接的人分开,这可能和你很小的时候,有分离焦虑有关。

这些人有个共同点:在小的时候被寄养过,或者很小的时候,就和母亲有过分离。小时候可能被养育者抛弃过,或者你还很小的时候,你哭和闹,但是大人没看见,也没给你回应,所以你长大成年了,那些创伤也还在。

如果在孩子婴幼儿阶段,做父母的没有和孩子培养这种很亲密的感觉,那么等孩子长大了,再怎么培养,双方就再也亲近不起来了。有些孩子长大后, 很孝顺,可以给父母买很多东西,但就是亲近不起来。

我们在亲密关系当中,其实是复制了小时候和母亲亲近的模式,如果小的时候被照顾很好,建立起了很好的安全感,关系中出现分离焦虑的概率就很低。

情爱关系和其他的关系不同,他会触及到你童年亲密关系的很多经验,可以产生分离焦虑。

人成长了以后,有些经验和感受是被会封存起来的,但并不是消失了。一旦进入到亲密关系当中,那种小时候被遗弃过的感受和经验都会复活,让你产生很大的不安全感和焦虑。

你能够明白这些,也就会明白,你自己的焦虑、不安全感,和现在的那个他是谁,并没有多大的关系,主要还是自己的问题居多。

那么应该怎样缓解分离焦虑呢?缓解分离焦虑的6个方法:

1、正确认识分离正确对待关爱

在各种情感关系中,我们必须清楚地知道,人生中分离是最终的事儿,就拿婚姻来讲,两个人都是独立体,即使婚姻能走到终点,两个人也不可能同时离世。

2、物理降低分离焦虑症

心动可以冲淡情感的压抑,这是毋庸置疑的物理降低,分离焦虑感有一个有效的方式,就是让自己投身于其他的事情,你可以买买买,也可以吃吃吃,让自己享受到美食的味道,平衡内心的压抑。

3、在情感中尝试补偿满足自我

例如爱情出现分离,接受友谊的补偿,进行心理平衡澄清。

4、自我成长

增加自己的自信心,给自己创造更多的社交平台,多与人接触,提高与人相处的能力。

5、心理降低分离焦虑感

分离后一个人必须要对自己的生活做一个总结,不要给自己困于过去的心理暗示,要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分离是一次变相的成长,用分离让我们懂得之前的自我分离,让我们重新期待重逢时的美好。

6、深呼吸法

端坐闭眼全身放松,缓慢地深深地用鼻子呼吸,先吸气,吸足后停住,然后缓缓地呼气,吸气的时候要想到自己喜欢的事物,蓝蓝的天树林中,清凉的天空等等,如此做几分钟,通常就可以解决焦虑情绪的问题。

相关文章

  • 2019-01-19

    膳茹堂老师:宝宝分离焦虑症是什么?出现的原因又是什么? 一、认识“分离焦虑症” 什么是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指宝...

  • 分离焦虑

    15306班 20151510621 张豆豆 心理学家朱立新先生指出:亲子分离焦虑是幼儿与亲人或依恋对象分离后对陌...

  • 分离焦虑

    随着年龄的增长,16个半月的二宝分离焦虑感越来越强了。 以前二宝"小时候",面临短暂的分离,表现都非常洒脱,无所谓...

  • 分离焦虑

    一大早儿六点半。就被我的孩子咿呀呀的声音唤醒了。这两天也不知道怎么地,可能是有些着凉的缘故,他起的是格外的早,总被...

  • 分离焦虑

    周末搬新家了。应该是件好事,等真的实现了很久以来的梦想,就觉得也一般了。 女儿5岁了,借此机会分床睡了...

  • 分离焦虑

    今天周日,又到了要飞成都日子了。出门的时候Ryan在妈妈的怀里哭着喊着要一起出门,小手用力的扒着门,不让爸爸走。因...

  • 分离焦虑

    大宝贝明天要上幼儿园了,我也感觉我有点分离焦虑了,担心她在幼儿园受欺负,担心老师对她不好。 看来我也是和大多数家长...

  • 分离焦虑

    我用文字记录你。 致小9。 今天是入园的第三天,也是你独立入园的第一天。 昨晚临睡前给你讲了一遍今天会经历的,你接...

  • 分离焦虑

    儿子(1岁10个月)每天都在我出门上班的时候大哭,很伤心的重复说:妈妈不带我去。 这种分离焦虑自产假休...

  • 分离焦虑

    宝贝现在已经满四岁3个月,幼儿园小班下学期了。现在开学三周(请假一周),早上跟我分别的时候还是哭,最近在家陪她的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分离焦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bpi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