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的三本书,都有关于目的的论述。
1.《被讨厌的勇气》,阿德勒提出了“目的论”,即我们要从经验中找合乎目的的解释。心理创伤不存在。
2.《生而不凡》提出要区分手段和目的。我们经常错把手段当成目的,导致短视思维。比如考大学只是实现人生目的一个阶段性目标,是手段。但是我们很多人被灌输的观念,把考大学当成目的。所以导致了(1)考上大学后不知道干什么,一度散漫;(2)考大学失败就觉得人生无望,过度重视考大学这个事情。
3.《驱动力》讲了人天生寻找目的。是的,人经常问自己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但是另外一个极端,时间久了找不到答案就麻木了,或者被现实打败了。就浑浑噩噩过一生,再也不思考自己人生的目的。一时思考不清楚自己的目的也很正常,但也不因此而放弃探索。明确人生的目的后,也不一定立马就要实现,而是以此为导向,规划自己的人生。一步一步实现小目标,最后实现自己的目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