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第一次听到我妈的话,而感动,落泪。虽然是对我的孩子说的。
虽然还是满耳的指责、唠叨回响在房子里,一边做,一边释放情绪,这是那一代人的生存方式,而我,已经改变了。听这些的对象已经不是我了。我基本上可以不被这种嘈杂的低频率扰动,保持充耳不闻或者打岔。
最重要的是,给不了的,不要愚蠢去要。身份是上天撒下来的雨露,身份只是一个假象,承担身份的能力,来自修炼,看懂自己是如何做自己,做父母,做不同身份的,也看懂别人是如何做自己,做父母,做不同身份的,进入本质,就安静地体验自然地融入。
赶考6次,宋应星远行万里,体察了老百姓生存生活的方方面面。衣食住行。因为他心中的偶像是神农氏。
最后一次参加考试,他已经45岁了。《天工开物》最后一篇里的一句话:此书与考取功名毫不相关也!此书的刊印,得到了科举成功而为官好友的大力资助!
此书体现着宋应星的豁达与对时代的思辨。
他让我想起了唐伯虎。
时代,天资,梦想,热爱,名利,地位,围绕这个每个时代的每个人。纷繁复杂,困顿其中,同时,做自己,又是唯一点燃自己的路径。
曾经,为了有更多时间,为了心静下来,为了做到目标,我排斥所有的家长里短,害怕有人扰乱我的心境,远离各种关系和活动……今天,我才意识到,深入的关系不只会困顿我,也会使我有深入的感受和灵性的成长,是对我内在的锤炼。
今天,我才意识到,一滴水,一粒米,一朵花,一把笤帚,一块砖,风吹雨淋,缝缝补补,吵吵闹闹,遇见的万事万物在教我抚摸、感受、体验,觉察内心真实的自己,摸索如何把内心与万物融合,使得我享有宇宙和自我,从不孤独。遇见的万事万物,关系,情感,感受,都在锤炼我的存在,连接越深越痛苦,连接越深修炼越深。
今天,我才意识到,高效率并不是做完了很多事和时间管理。而是安然地、全然地、喜悦地,和自己在一起,专注于心流从手头缓缓流过,忘我可以有1分钟,10分钟,100分钟,甚至永远……
我想,因此,我学会了享受关系,享受劳动,享受准备,享受积累,享受挑战,享受我将要拥抱的一切——却不再索取,因为享受,所以,我愿意爱……
对于格物致知,我有了自己的解读:君子不器,借物看见自己。君子为器,借物修炼自己。
我是6个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