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天,传习录。

作者: 贇贇的政 | 来源:发表于2017-08-01 12:45 被阅读0次
第十二天,传习录。

1,王坚持心即理,不能把心和理分开,我们内心本来就存在着良知,王的格物致知是说把自己把自己的良知用到万事万物上,这样万事万物就有了真理,是合心与理为一。

2,王认为成就一件事情,必须知行并举,知而不去行动,实践,便不算其知。因此,先生历来反对空谈。空谈不足以成事,笃行才有事业成功的希望,这也正王阳明的学说至今拥有价值的原因之一。

3,后世的学者们把知行分成了两截,王认为格物和穷理大体意思相近,但是也有微妙的不同。穷理包括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之功。说穷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功夫都就包了。而说格物,却必须再说致知,诚意,正心,然后格物的功夫才会完整而严密。如果前面强调格物,便忽视了行,所以知行便分成了前后两截。还记得以前历史书上,说格物,有个人格竹子,对着休息格了七天七夜,也没什么效果,反而病倒了,这就是没理解格物致知的意思。

第十二天,传习录。

这两张图片是纯手机拍的,昨天,海边的景色,非常迷人。

王阳明,一直是在和他的学生解释和解读自己的心学。对待自己学生的问题也是不厌其烦,这是很好的一种师德榜样。孩子有不明白的地方,老师应该尽力开导。当然,这也有一个前提,就是,学生得去主动问老师。凡是能够主动问老师问题的,自己都是有思考了,就差老师对他的肯定。所以,鼓励学生问问题,老师尽心解答问题,每个人都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就对了。

相关文章

  • 第十二天,传习录。

    1,王坚持心即理,不能把心和理分开,我们内心本来就存在着良知,王的格物致知是说把自己把自己的良知用到万事万物上,这...

  • 传习录第十二天

    心和理 朱子的所谓“格物”,就是“即物而穷理”。“即物穷理”,是从所有事物上寻求所谓的定理,是用自己的心在...

  • 传习录  第十二天

    先生认为朱子谓格物致知,乃是即物而穷理,在事物上下功夫,在外物上寻求事物的真理,先生认为心即理,理即心,两者无二,...

  • 传习录第十二天

    一个来访者,丈夫去世,苦守十年,衣服基本已淡色和黑颜色为主。这样的事情放在宋明清时代,定当是贞洁烈女,要树牌坊的。...

  • 《传习录》第十二天

    天下所有的学问,没有不实行就可以称为“学”的。可见,学从一开始就已经包含了行。“笃行”的“笃”,是实实在在的...

  • 读《传习录》第十二天

    今日,我读《传习录》之答顾东桥书第二天。 以求能其事而言谓之学,以求解其惑而言谓之问,以求通其...

  • 月读《传习录》第十二天

    学、问、思、辨、行都是学习的步骤,没有学而不行的。比如说学习孝顺,则必须服劳奉养,躬行孝道,这才能说他没白学。难道...

  • #30天专注橙长计划#R2-教资考试-Day12

    第十二天

  • 2018-11-28

    第十二天签到

  • 2017.4.1

    第十二天坚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十二天,传习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xdj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