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爱梵高》是来自世界各地的125位画家和动画师在波兰和希腊的工作室中,纯手工绘制了65000幅油画,这些油画多以梵高的作品组成,最终历时7年构成了这部代表着梵高的艺术、热情、坎坷的一生和他的神秘死亡的电影。
文森特﹒梵高去世后一年,阿尔勒的邮差从梵高的前房东手中得到一封梵高死前想要寄给弟弟提奥的信。由于无法邮寄,他委托儿子阿尔芒去送信。但是,提奥已经去世,为寻找提奥遗孀的地址,阿尔芒来到梵高最后生活的奥维尔小镇寻找加歇医生。在等待外出的加歇医生期间,他与梵高接触过的当地居民聊天,还原了梵高生前最后几周的生活。在了解过程中,阿尔芒发现梵高自杀有疑点,有的居民觉得梵高不是自杀的,有的人则很惋惜他。最终,阿尔芒见到了加歇医生,得到了提奥遗孀的地址,将梵高的信件成功送出。

影片很显然高度美化了梵高。虽然穷困潦倒,但是正直善良,深受人们喜欢,还与加歇医生的女儿相爱。这与真实的梵高出入甚大,我曾在高中读过梵高传,他的一生是孤独和悲惨的一生。用他自杀时说的一句话是:我什么事情都做不好,连自杀也是。梵高做过学徒,做过牧师,也许是副牧师。在他短暂的37年时光里,最后8年在画画,他的800多幅画作生前只卖出过一幅,在他弟弟的画廊里,卖了400发廊,据说还是他的弟弟为了安慰他自己掏钱买走的。梵高死后,艺术界给了他极高的评价,称他为现代艺术之父,他的画作也屡屡卖出天价,这和安徒生的一生颇为相像,生前一名不文,死后却走上了人生价值的巅峰,极具讽刺意味。
梵高的一生没有朋友,唯一他认为的朋友高更并不喜欢他,两个人在当时都被认为是疯子,有钱了两人就一起去找妓女喝酒作乐。奇怪的是梵高穷的叮当响,高更却心安理得的花着梵高的钱。梵高孤独的性格让他认为拥有一个朋友是多么的幸福,所以对高更百依百顺,不惜一切代价挽留高更,而高更并不想一直和梵高待在一起,为了摆脱梵高,甚至羞辱梵高,最终高更还是离他而去(梵高、高更、塞尚被后人称为后现代印象派三大巨匠)。
梵高的一生有半个爱人,梵高有过一个老婆,算是他的半个爱人。是一位比他大十多岁的妓女,为他生了两个孩子后,被梵高抛弃了。到了法国南部阿尔勒之后,梵高很快爱上了另外一个妓女拉谢尔,在一次拉谢尔的玩笑中,梵高毫不犹豫的割下了自己的左耳。当然,也有一种说法梵高的耳朵是高更割下的,而且这位妓女还是高更买通的。现实中的梵高并不像影片中那样受到了多位女性的赞扬和喜爱,我想,如果真是那样,也许他就不会自杀了。

梵高的一生只有一位真正的亲人,他的弟弟提奥。影片中说他可能犯有自闭症(当时的医学界并没有此类研究),父母和妹妹并不理解他,只有他的弟弟一如既往的支持他,不断资助他的生活,安慰他,陪伴他,在他短暂和孤独的一生里,给他温暖。梵高死后,弟弟提奥也因伤心过度在六个月后离世。
梵高的一生是孤独的,现在看来,他更有可能得了抑郁症而不是自闭症,因为智力并没有受到多少影响。他的才华无疑是非常突出的,只是在当时,没有多少人能理解他,即使是现在,又有多少人能看出他的向日葵里有炽热的感情呢?这让我想起一个故事:
爱因斯坦特别推崇卓别林的电影。一次,他在给卓别林的一封信中写道:“你的电影《摩登时代》,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能看懂。你必定会成为一个伟人。爱因斯坦。”卓别林在回信中写道:“我更加钦佩你。你的相对论世界上没有人能弄懂,但是你已经成为一个伟人。卓别林。”
很显然,在这个喧闹的世界里,有没有人理解你和你是否优秀,并没有多少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