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证伪
放血疗法的问题
1793年,一场严重的流行病-黄热病袭击了费城.
当时这座城市有一位顶尖的医生,名叫本杰明*拉什,拉什是少数几位确实治疗了几千例黄热病的医生。他信奉一种医学理论,认为黄热病必须用大量放血的方法来治疗,即用手术刀割开血管或用水蛭吸血的方法使血液流开身体。
评价家指出他的治疗方法甚至比疾病本身还危险,随着疾病的流行,按照拉什的治疗方法,即使有不少人死去,但也使许多人的确痊愈了。
拉什把治疗后死去的病人归因为其病情太严重,无可救药。把治疗后痊愈的病人作为放血疗法有效性的证据。
拉什的治疗理论跌入了一个致命的陷阱,如果说病人的恢复是对其治疗有效性的肯定,那么,病人的死亡就应该是对其治疗方法的否定。但事实上,拉什把这种否定合理化了,也就是说拉什的评价方法,根本就不可能得出其治疗方法无效的结论,让自己的理论不能被证明是错误的,即不可证伪。
心理学研究PK世俗智慧
2012年美国社会心理学主席戴维迈尔斯主持了一项调查,他们想弄清楚是性格相近的男女还是性格差异较大的男女更容易成为伴侣,他们走访了20多个国家,统计了具有代表性的8万多对伴侣各自的兴趣性格,外貌,教育,经历,经济水平等等,调查历时两年,耗资500万美元,终于得出结论:差异使得男女更容易走在一起。
但有评论家犀利的指出,这项调查归根结底就是说,异性相吸嘛,是属于谚语的智慧,早就告诉我们了,何必花费这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做这个调查呢?心理学的研究始终难敌世俗智慧。
其实刚才我把调查的结论篡改过的,正确的结论是:
差异使得男女更容易走在一起。
但是此刻,你只需要把上述评论家的话语中的“异性相吸”改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就会发现其逻辑都可以自恰。所以,世俗智慧有时候是不可证伪的,无论你的研究是用多么严谨的方法,得出什么样的结论,我们都能从众多的、甚至含义相反的谚语中找到一个,来概括研究结论。
个人认知的不可证伪
对成就的认知:
很多时候我们把别人的成就归因为是环境、机会等外部因素使得他成功,但当自己有所成就时,我们可能就觉得是自己的努力、智慧等内在特质使然。
对错误的认知:
有一次,我同我哥走出家门,准备骑电瓶车去超市买东西,突然发现我没带钥匙。我对我哥说“你这么就不提醒我一下呢?钥匙就在茶几上,你就坐在旁边的沙发”
第二天,他准备骑电瓶车去游泳,走到楼下,又走了回来拿钥匙。我说“你看你这记性!”当时,我坐在沙发玩手机。
在你的认知中,有没有什么想法是不可证伪的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