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读《三国志》

作者: w壁立千仞 | 来源:发表于2018-01-16 21:01 被阅读1次

这一周“得到”的“熊逸书院”的读书内容是《三国志》。

可是说到《三国志》,总是让人想到的是小说《三国演义》。我所能了解的大部分都是《三国演义》的内容,至于《三国志》讲的是什么,还真的不知道。

只记得大学的时候,先生宿舍有一个舍友,为了玩游戏《三国志》,把《三国志》这本书看了一遍,其中主要的内容都能倒背如流,也是挺让人佩服的。

《三国志》的作者是晋朝的陈寿。为什么会叫《三国志》呢?难道他要承认这是三个平等的国家吗?对于重视正统传承的中国人来说,应该是不可想象的吧,所以其实真相并不是那样。

刘备说曹操,他名为汉相,实为汉贼。这就意味着,虽然他实为汉贼,但名义上还是汉朝的大臣,汉朝还是大家公认的正统王朝。等到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魏国才正式成立,汉朝才结束。

一直割据的刘备和孙权,这个时候应该就比较尴尬了吧。

曹丕篡位以后,刘备马上称帝,他是一直自称为汉室宗亲,这个时候自然就会以汉朝的真正继承者自居了。刘备称的是汉帝,不是蜀帝。我们之所以把刘备建立的政权称为蜀汉,或者简称为蜀,不过就是为了和西汉东汉相区别。称自己为汉朝的皇帝,那么自己就是汉献帝的正统继承人,曹丕的篡夺而来的法统不正。那么自然人人得而诛之。

那么孙权那就有点尴尬了,不管怎么样,他都和正统挨不上边儿。他在刘备称帝以后,也才正式有了吴国。他所强调的是汉朝气数尽了,曹丕是大坏蛋,是颠覆正统的罪人,自己不能和他同流合污,所以我只要对人民好,我就有了合法的依据,正统皇帝空缺,上天降了很多祥瑞给自己,自己畏惧称命,只好当皇帝了。

不过他偏爱于江东这一隅,凭借长江天险,所以他的战略方针始终是防御为主,而不是要北伐中原。而且这个时候他只有称帝了,才能和刘备形成平等的外交关系。

《三国志》的作者是晋朝的陈寿,那么他身为晋代人,首先就要考虑晋朝政治的正确性。

要靠保证晋的正确性,就必须承认魏的正统性,承认了曹操的正统性,也就必须意味着取消蜀汉和东吴的正统性。可是要真这么写的话,又和事实不太相符,又要保证政治正确,怎么办呢。

所以陈寿写的其实是三本书,《魏书》、《蜀书》和《吴书》,并不是一部叫做《三国志》的书。

这本书里边有两点非常值得重视,首先刘备的政权历史上叫做蜀,而不叫蜀汉。其次,《魏书》里边给皇帝列本纪,而蜀国和吴国的皇帝列传,不列本纪。而且《蜀书》的开篇还不是先主传,而是在刘备之前占据四川的刘焉和刘璋的传记,这种非同寻常的写法,就是为了让蜀汉去正统化。

发现每次看熊逸先生的书和听他的音频,总能给自己一种别有洞天,豁然开朗的感觉,不断的冲击着自己的智商,今天这一段又受教了。


无戒365日更挑战营第86天

相关文章

  • 三国志导读

    第一讲 陈寿与《三国志》 1.1为什么要读《三国志》 为什么要读《三国志》: 介绍《三国志》的作者陈寿: 概括介绍...

  • 开读《三国志》

    这一周“得到”的“熊逸书院”的读书内容是《三国志》。 可是说到《三国志》,总是让人想到的是小说《三国演义》。我所能...

  • 读您千遍也不厌倦

    近来有闲,又捧起《三国志》,再读《三国志·魏书·武帝操传》。每读一遍,就对曹操增添一份景仰!“读您千遍也不厌倦”—...

  • 孖妈说三国:曹操和他的儿子们

    读三国,应该读陈寿的《三国志》,《三国志》是史书。 平时我们所调侃的三国,很多情节都出自于《三国演义》,《三国演义...

  • 《三国志之王朗》

    小年读史之《三国志》 三国志之王朗 《三国演义》有这样一段: 王朗:“来者可是诸葛孔明?” 诸葛亮:“正是!” 王...

  • 《三国志》之五子良将(二)

    小年读史之《三国志》 三国志之五子良将篇(二) 时评曰:太祖兹建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 4 西车骑将军张郃 张...

  • 中华国学经典三字经第九十八到第一百零四句

    99.后汉三、国志四、兼证经、参通鉴 【解释】第三读《后汉书》,第四读《三国志》,读的同时,还要参照经书,参考《资...

  • 三国志威力加强版7-13合集 Mac版 苹果电脑 单机游戏 Ma

    三国志威力加强版7-13合集 Mac版 苹果电脑 单机游戏 Mac游戏 三国志7|三国志8|三国志9|三国志10|...

  • 开读

  • 三国

    读《三国志》深感吃力。 改读 《三国演义 》,轻松多了。第一回中几主角尽皆出场: 刘备、 张飞、 关羽、 曹操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开读《三国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bueo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