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妨害学习的东西

妨害学习的东西

作者: 嗨老伙计 | 来源:发表于2019-10-02 14:50 被阅读0次

前一阵子看了一部电影,《银河补习班》。

在观影之前,我会猜测,补习班这样的题材,会比台湾的更出色吗?不是说补习班本身的发展情况,而是补习班文化这种东西,从过往的文化现实来看,无论是戏谑还是讨论,海峡那边的表现一向是很出彩的。同样的中国人眼中,隔了大海之后的补习班文化是孩子的社交圈、是父母责任的分担者、是应试选拔制度下特殊的产物。

但电影却彻底打断了这样的猜测。

《银河补习班》是一部告诉我们,其实我们需要的不是补习班的思想实验。最令人感动的是那个和《星际穿越》9成以上神似的设定。孩子想要的不是学校要给的,父亲先进的教育观念和社会价值倾向的矛盾,都要飞向星辰大海的理想。

稍有不同的是,孩子的成绩在《银河补习班》的中国中学中是垫底的。父亲在事业道路上也一样。至于父亲失败的原因,我们都能看懂。孩子呢?

《银河补习班》的故事其实颇为简单。父亲,作为工程师,在事业人生巅峰的那一刻,随着他设计的大桥的坍塌,跌入了低谷。这样的大起大落实在是太刺激了。一度我以为他会变成精神失常的人。也许在电影中周围的人也是这样想的。

那么大的设计错误,当然,后来会找到证据,这并不是他设计的错误,是很多技术参数没有符合他的设计。但在当时,作为主要责任人玩忽职守也好,作为替罪羊也好,他入狱了。随之而来的是妻离子散的故事。

但是儿子爱他,喜欢和他在一起,加上母亲的原因,当儿子的学习在学校一直垫底的事实来临时,母亲把儿子的学习交给了这个父亲的“银河补习班”,这个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补习班。

接下来,父亲贫苦的生活中,带着儿子,用不同于学校的教育观念开始了他们的拼搏。父亲支持儿子不坚持学校的题海战术,没有每天熬夜学习;在封闭复习期间带儿子出去参加航展;在别人看来明明成绩不好的情况下鼓励孩子;在孩子要放弃的时候用简单的事实告诉他学习任务并不多;在别人无比重视成绩的时候,为了个63分大大赞扬孩子。最重要的是,用各种办法告诉孩子,独立思考,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然后这样为了喜欢的事情是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

高年级学生高考结束之后把书本如雪花一样的撒向空中的场景中,邓超替我们大家问出了一个这么多年来大家都在问的问题,这样的孩子,即便成绩好了,他们爱学习吗?还是总骨子里,这些人已经想把学习撕碎然后抛洒掉?这是有多恨学习?

对我们国家这个群体,对孩子这个个体,终身学习,热爱学习从何而谈?

电影是一部好电影,和《星际穿越》一样,有个更关心孩子想学什么,更关心科学和独立思考的父亲。上学校的荣誉之墙,成为高考状元,重复强化学习的内容等等,这些到底都是周围的别人共同的价值观,那些有这样追求的人们追求的也不过是别人的追求。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懂得思考自己想要什么,这才是当前最大的问题。

做别人都想做的事情,成为别人眼中的成功人士,追逐周围人群的价值观,这不是正确与否的问题,而是有没有思考正确与否的问题。一向如此便正确吗?大多数人都这样认为就是真理吗?这不科学,不理性,不逻辑。

不是教育出了问题,是成人的懒惰传递给了孩子。 

万物都有趋向低能态的现象,也是熵增的客观规律。但人,生命应该是低熵体,应该懂得把自己和周边环境重新排列整齐而把熵增排除到系统之外。但随着人的长大成熟,本性中对世界的惊异和怀疑会被不断压抑,为的是减少从脑力到体力的损耗。简单低需求的状态在有限的资源下可以存活更久,而生命除了求存还要求真的本能,随着剩下来存在的时间逐渐减少而越发趋向一个省力求存的方向。

当然,这种偷懒是存在基因里的,并不是只有大人才有。只是大人的言行会激发孩子向这个方面发展。

“做奴隶虽然不幸,但并不可怕,因为知道挣扎,毕竟还有挣脱的希望;若是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赞叹、陶醉,就是万劫不复的奴才了。”

谁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奴隶?谁想让人类和小说里一样作为外星人的家畜饲养?但现实呢?

至少我小时候还有人会问孩子们将来想做什么。而现在,如果家里有孩子,尤其孩子比较小的,可以试试看,如果一家人都在,你去郑重其事的问一下孩子“你想干什么?”,猜猜看会是什么结果?

如果全家人都安静下来,看着孩子并一起等待它的回答,那真是最好的结果了。即便是古代,也会有抓周这样的仪式。别管它是不是真的想这样,但至少还有人愿意让孩子想自己想做的事情。

但现实是什么?

“哦,宝宝要吃饭咯。”“宝宝要读书咯。”“宝宝要看电视咯。”无论是什么,9成是边上的人会替它回答。而渐渐的,它也就懒得去回答,去思考这个问题了。

毕竟思考这个问题多费力气啊,而且语言学习的限制,就算想到了还要想半天怎么表达出来。

能偷懒为什么还要努力呢?

孩子,就这样习惯了被别人安排的人生,习惯了被圈养,习惯了听从他人的价值观。所以会出现《银河补习班》里面老主任儿子的悲剧。当人生再遇到困难的时候,不再有人给你更好的安排了,这时候需要一个人自己去通过已有的知识来思考,但这些人学了那么多知识,却没学会自己去想。

救救孩子!

学会为了自己的需要去努力,远远比学知识要重要。但现在整个社会的体系并不能让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需要,甚至慢慢的在剥夺其思考自己需要的能力。还被冠冕堂皇的说成了“不要去想那些没用的。”当一个老者说出这样的警示的时候,他已经没有意识到这是懒惰的本性在作祟了。解放全人类不是共产主义者的一句口号,是伟大事业对人类本性枷锁的革命。说实话,当前人类寿命有限,上了年纪的自己想休息也无可厚非,但不能这样教育孩子。

救救孩子!

当然,不能用哭声免疫法,全面散养的方法养育人类的后代,毕竟它们都是早产儿,那样不科学。但聆听和诱导孩子自主的思考问题却是力所能及并应该做的。 

现在,可以说说会妨害孩子乃至成人学习的东西了。

玩物丧志是最常见的,不过可惜,现在有些人连自己想玩什么都搞不清楚。算了,这个不多说了。

本质上是,某些对提升思维知识和能力没有价值的东西占据了本来应该用来学习的时间。或者,应该用来学习有用的知识的时间和精力被挪作他用了。

这里当然涉及到价值观的问题,到底什么才是有用的。如果具体到任何一件事物,一个事业或者说一件事情上来说,很多事情都在不断变化,今天有用的普遍认同的价值观也许在昨天就不是,在明天也不一定。如果一定要制定一个标准的话,那就必须眼界开阔一些,不要局限于某些事物,不要局限于当前的或者经典的价值观,应该指向那些长期有效并且逻辑上可以证明长期有效的东西。

比如思考能力。如果孩子花时间做的事情和学习的知识是能激发孩子思考的,那就应该是值得学习的。反之,会抑制思考能力和主动性的东西,那就属于会丧志的东西。

那么,现实一点,我们也偷懒一下,历史上会让人玩物丧志的东西和那些形而上的会玩物丧志的概念就不多说了,直接看看现在会妨害孩子学习的东西是什么?

游戏!电子游戏!那些越来越简单的其实是给成人设计的网页游戏和手游,以及那些只要一直滑动就能继续下去的小视频和类似的东西。

它们就和之前早就了一大批沙发土豆的电视节目一样,最大的害处不是内容的好坏,不是信息不够丰富,而是代替思考。

没错,这就是现实,就是80%的平庸的人会越来越平庸的原因,80%人的财富会不断流向精英阶层的原因,也是现在网络上从游戏到直播越来越发达的原因。

在这里不得不再重声一遍,如果在当前人类寿命的限制下,老人这样做无可厚非,但不要影响孩子。

救救孩子!

先说游戏。

游戏,从动物到人类,儿童时期的游戏本来是对长大后需要技能的模拟演练,是对脑力和体力的面对未来困难之前做的提前准备。但慢慢的不是这样了。

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模拟开车,开飞机甚至操作机器人的游戏,可能是现实操作技能的简化版模拟。一个扫雷或者扑克牌或者是下棋的游戏包含很多逻辑思维和注意力记忆力的训练。甚至一个现代优秀的角色扮演游戏可以传达大量的相关知识和科幻思路。过程中对数学,逻辑,记忆乃至知识的模拟演练都是有很多好处的。体育游戏更不用说了(甚至包括模拟体育游戏)。

但是,一旦游戏系统的目的设计和预计的现实问题相差过大,就会被人们认为是无用的,异想天开的。

可这并没有什么不好,或者说危害并不是最大。

最大的危害是游戏系统代替了用户的思考。一个游戏系统,如果让用户思考要做什么,怎么做,需要什么知识才能做,那这样的游戏即便最终游戏目标极度意淫,那也是好的。

但现实火爆起来的东西不是。

现在的游戏系统越来越趋向于目标简单,过程繁琐耗时(氪金就不谈了),甚至直接是所谓的放置系,佛系游戏。

一个游戏,玩家一旦进入了,都不需要思考要做什么系统就会做给你看,都不需要考虑怎么做了,系统还是会做给你看,你就跟着箭头点两下甚至都慢慢变得不用点了,这还是什么游戏?

这就和那个“来,宝宝吃饭了。”然后抱着宝宝上餐桌喂饭的爷爷奶奶一样。孩子不仅不用操心该干什么,也不用操心该怎么办,甚至不担心做坏了会有什么后果。

这和躺在沙发里看肥皂剧最大的不同是。。。。。。肥皂剧都开始深入探讨人生观察社会了。而游戏变成了纯粹的浪费时间。

也许你没有想到,根源就在你那天晚上告诉孩子去洗澡睡觉,而懒得去陪在孩子身边,问问它现在几点了,我们应该做什么事情,睡觉觉是不是为了明天早早起来一起去玩玩乐高。

每天到时间提醒孩子洗澡还不如不管它,让他皮肤瘙痒睡不着觉来得好。

当时我们大人太懒了。提醒他洗澡比带他去医院检查皮肤和祛虱子的可能要轻松多了。

接下来就是过于佛系的游戏方式,使得孩子不需要集中注意力的训练。

专心学习是个很奇妙的事情,我们常常会说那个叫开窍。其实开窍包含两方面的东西,形式上是懂得集中注意力,内容上是明确了学习的需要,自己的需要。当然,注意力一方面是意识主导的主动注意力,还有是需要训练的被动能力。不过有关开窍集中注意力的主被动能力在现在这样的游戏里面都得不到锻炼。

真的,与其让孩子沉迷在这样的东西里面,不如去街机房打雷电! 

我并不想站在相对孩子来说是长辈的立场上这样分析问题,好像一代不如一代一样。我也不应该说这样的新鲜事物肯定没有以前的东西好,那样反动复辟是没道理的。但从逻辑上仔细分析一下,如今游戏的唯一赢家就是赚钱的人。为什么游戏架构,上瘾机制和操作方法如此雷同?这些游戏已经完全沦为了赚钱的工具,而失去了本来给玩家带来的快乐。

有人会说这是新一代的快乐,老东西不懂吗?

不要小看成年人。老东西懒得思考了,但撇开了繁杂表现之后,老人家的思考更准。

自古,信息的传递方式就有很多种。自己看书的人永远比听别人讲故事的更会思考。更何况今天讲故事的内容如此的放置系。 

这里在拓然一下网络知识的传播。

最火的,十几秒的小视频。内容粗鄙不说,还会自动推送,越来越偏向粗糙概括,能收集到的就是聊天的谈资,更何况中间穿插大量的催眠消费主义的内容。街头叫卖都成了艺术了,现在大家居然都去网上看“OMG”。

其次,各种所谓的速读评说类的视频音频节目。他们在把经典具象化协助(替代)思考的同时,给出了大量碎片化的没有逻辑的观点和不成体系的信息。其功能也就是给大脑灌输不能协同工作的信息,而不是真正的知识。如果没时间,没基础,好歹去听听原著,自己想一想。速读是个什么鬼?这和一群孩子围着大爷听鬼故事有什么两样?孩子听听倒是比玩手机游戏好,但那么多成人在干什么?速读类只能作为选书的参考,沉迷其中就和喜欢看着菜单一样傻。除非你要学习怎么制作菜单,不然你根本就没有把那盘西红柿炒鸡蛋吃到肚子里。

至于评说类,催眠效应,持续在其中消费时间是其最大的目的。另外的也就是碎片观点和知识的堆砌,作为娱乐还差不多。顺便提醒一下,它们还是奶头乐的帮凶。貌似给80%的平庸阶层提供了和精英一样的知识,当平庸继续沦陷在平庸的时候,难道就没有感受到精英阶层的嘲笑吗?你看,你是本来就不行,现在很公平啊,这些知识也和你们一同分享了,可你依旧不会变成成功人士。而结果就是你也认同了这种嘲弄是一个正确的规律了。

在听取爪牙评论洗脑的同时,精英们即便是使用了同样的信息,他们把完整的思维过程学习到脑子里变成知识参与自己的思考,而平庸者只是欣慰于自己接收到了这样无用的信息,盲目的优越感满足了的同时为现实的失败找到了借口。

要知道,一个人会乐于听看接收这样的观点评说的节目内容,也不是完全随机和公平的开始喜欢的。他一定是在一定的筛选之后完成这样的选择的。除了纯技术原因,比如声音的清晰度,细节的完美程度,网络传输的便捷程度等等。除了这些原因,之所以会最终选择这些内容,其实也是自己懒得思考,寻找了和自己原有观点思想接近或者相同的东西。所以结果也只是不断加强自己固有的观点,清晰边界甚至是缩小了边界。平庸者。。。只是不断的在确认自己的奶头在嘴里牢牢的抓着而已。投资方只是看到了你的需求,让你误会自己的无穷好奇心被不断满足。其实那只是用不同的语言或者内容满足你一个好奇心而已。你看不到更远的地方,很容易满足于把手里仅有的玩具反复摩梭。 

盘核桃并从中找到乐趣是老头子的事情!

救救孩子!

妨害孩子学习的东西并不是表面上看到的实物,不是手机,不是动画片,不是无脑的游戏。撇开资源,成本时间等等客观因素,是这些东西总内部瓦解着孩子乃至人学习的欲望。

第一,家长作风,系统托管,不懂得倾听导致学习者失去对学习目的的思考。人确实可以在不知道目的的情况下做一段时间的事情。但终于有一天还是会开始想为什么要做这样。失去了理由的行为迟早会被周围社会的价值观取代。那么即便做得好,也只能沦为平庸,失去开始独立思考的动力。

第二,不良的电子游戏,让孩子的注意力和责任感严重缺失。随便玩玩的游戏正让一代人沦为大机器的简单零件,不需要集中精力就能得到奖励将会让孩子失去专注思考的能力。

综上所述,要想让孩子开窍专心学习,最重要的是让它自己思考学习的目的是什么,让它知道为什么要做什么样的事情。这不仅对孩子是这样,多数有还没有迟暮的人们都是。即便长期以来都跟着大流知道了别人要什么,是不是到时间应该好好看问问自己想要什么了?即便答 案还是“我就要大家都要的东西。”也请时不时地拿出这个问题来问问自己,也许有一天就不是这个答案了。

以上。

P.S.

当然,一种媒体,游戏也好,网络视频音频也好,并不都是坏东西,它只是媒体,到底是好是坏看内容。这里推荐几个比较好的。至少他们的内容系统性比较好。虽然也逃不开催眠在其中消费的嫌疑,不过终究还是能够激发对目的的思考并且补充知识。

比如妈咪叔的节目Mommy说,艾谁谁的艾谁谁FM。

也给科幻原著党推荐一个“大屁股老鼠哈哈笑”。他的就不算节目了,完全是老派的单人演绎原著,涵盖了国内外知名的各种科幻小说。什么阿瑟的,特德姜的,刘慈欣的都有。而且现在几乎成了科学有声音那个节目的御用有声广播剧旁白。

以上推荐在各大平台都能找找,有的节目这里没有其他地方就有。

相关文章

  • 妨害学习的东西

    前一阵子看了一部电影,《银河补习班》。 在观影之前,我会猜测,补习班这样的题材,会比台湾的更出色吗?不是说补习班本...

  • 排除妨害请求权

    物权人在物权遭受不法妨害时请求除去妨害的权利。

  • 妨害劳动者自由流动的东西也同样妨害着资本的自由流动

    劳动者的自由流动与资本的自由流动在一定程度上是息息相关的,因为在一种行业上所能使用的资本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行...

  • 关于妨害公务

    犯罪嫌疑人在被公安机关抓捕过程中挣扎反抗造成民警轻微伤,是否构成妨害公务罪

  • 好书共读 | 愿你慢慢长大(09)

    ——你要做自己的事,但不可妨害别人的事。 你要爱护自己,但不可妨害别人。 能帮助别人,须要尽力帮助人,但不可帮助别...

  • 劳动不能自由流动,资本同样不能自由流动。

    什么妨害劳动者的自由流动,也同样妨害资本的自由流动。因为一种行业上所能使用的资本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这行业所能...

  • 国富论16

    什么妨害劳动者的自由流动,也同样妨害资本的自由流动。因为一种行业上所能使用的资本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这行业所能...

  • 闲话名著(13):如果你是宋朝窝藏犯

    窝藏罪犯,无论现行刑法还是宋朝律法,都是严厉打击的重点。用拽一点的教科书语言说,是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中,妨害司法...

  •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

    文章开头前五段,似乎与二十四孝没有任何关系。讲“我”要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作者认为“妨害白话者的毒瘤甚于...

  • 妨害安全驾驶罪

    最近这几年,乘客殴打司机、抢夺方向盘导致影响交通安全,甚至发生事故的新闻屡见报端,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关注和愤慨。 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妨害学习的东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cal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