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隔三年,重读阿伯拉肖夫的《这是你的船》,有了一些奇妙的感受和超越的理解。
第一次读此书,作者之于我,是大神般的存在,只用两年时间,他就把落后混乱的“本福尔德号”驱逐舰带成太平洋舰队的明星舰,还形成一套金光闪闪的理论。
作为一名领导者,他的一些行为,我从没有想过,想到也不敢去做,即使做了,也很难达到他的效果。
如今再读,崇拜佩服之情已然淡去很多,作者之所以可以这么辉煌,并不完全是他的领导水平一枝独秀,遥遥领先,这里面有多重因素。
比如,他所在的领导体制,他接受的培训质量,他多重的任职经历,他果敢的性格特点,以及那么一点点好运气。
其实,他的继任者依然很牛,他离开本福尔德号很长时间,这艘船依然是太平洋舰队最顶级的存在。
也许,他的继任者比他更优秀,只是没有他的好故事、好文采罢了。

作者总结的,树立典范、积极聆听、有效沟通、建立信任、注重结果、理性冒险、打破陈规、培养人才、同心协力、提高生活质量,十个方面内容。
如果不是他讲话幽默,故事精彩,比较生动有趣,这本书可能只是一篇质量高一点的经验介绍而已。
我觉得,也许,作者并不一定明白,他为什么会成功,即使他总结了那么多原因。
他的成功,很可能是因为他的领导方式无意之间契合了某些深层的根本的原理法则,而他本人对此并不一定知情。
毫无疑问,作者把握人性、理解他人的能力非常突出,可以敏感地抓住点滴机会开展工作,但他只是一个偶然,很难复制。

需求产生动机,动机决定行为。人们愿意去做一件事,愿意融入一个集体,愿意作出什么改变甚至牺牲,往往是这件事、这个集体的某项因素满足了他们的某项需求。
这是为什么的问题,也是怎么办的答案。更深刻的理解人性,才能更科学有效的领导和管理。
如果能用一种靠谱的领导理论,把作者的10个方面工作过筛子,排排队,我们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包括一些作者没写或未察觉的信息。
例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它把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一定的次序,从基本的到复杂的,从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相应的,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就不再是一股激励力量。
五种需要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但这样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变化,也有种种例外情况,但基本的情况与道理不会变化。
从这个理论出发,可以发现很多很有意思的情况。

比如,人的生理需求,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饥、渴、衣、住、行的方面的要求。
如果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人类的生存就成了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说,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的最强大的动力。
为什么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为什么大公司食堂令人垂涎?为什么华为、阿里、腾讯要给员工那么高的待遇?尽管都在抱怨九九六工作制,但人们仍然趋之若鹜,不愿离开。
生理需求得到超乎寻常的满足,这就是原因。
对于军人而言,生理需求就是伙食、休息、待遇等。涉及这一方面,作者只在书的最后提到一段,标题是“最重要的是:好的食物”。
作者提出,更好的食品,更好的训练,更多的升职,但是显然,这只是一个夸张的口号,他并未真的把伙食提高到这么高的位置。
事实上,美军的后勤保障一直异常强大,可以说超出了我们一般人的想象,二战时被俘美军的携行罐头就让德军目瞪口呆。
而如今,更是奢侈到令人发指。
《跟着美军上战场》有个场景,为了防止武装分子袭击,美军在沙漠中心建立保障基地,所有物资都进行空运,应有尽有,随意取用,毫无限制。
身处阿富汗沙漠中心的美军,享受的伙食之丰盛,品种之繁多,令《环球时报》两名战地记者震惊不已,大兵们甚至可以订购和收取全球的快递。
而美军的工资待遇,即使在美国也是十分优厚的,一名士兵的收入能够保证一个家庭处于中产阶级生活水平。
如果没有这些过硬的底层条件支撑,“本福尔德号”驱逐舰不可能吸引足够的士兵,阿伯拉肖夫的领导水平再高,也不会有人愿意跟他干。

有人描述人才流动的趋势,发展落后的国家,一流人才大多在军界;发展较好的国家,一流人才大多在政界;而发达国家,一流人才大多在商界。
人是趋利避害的动物,哪里能获得的利益最大,人们就会涌向哪里,用脚投票,无法阻挡。
所以,即便美军待遇优厚至此,招兵难依然存在,而且愈发严重,条件不得已越放越宽。
我军性质宗旨独特且唯一,有人据此认为革命军人应该艰苦奋斗,不能待遇太好,这里其实是有误解的。
我军即使在长征途中,行军打仗那么艰苦,还在想尽一切办法改善生活,进驻遵义期间官兵把城里城外的饭店都吃了个遍。
红军到达哈达铺后,总政治部特别提出“大家要食得好”的口号,各个连队都割鸡杀鸭,屠猪宰羊,每天三顿,每顿三荤两素,战士们吃得满嘴是油,光溜溜的。
人人眉飞色舞,喜气洋洋,互相见面时,哈哈大笑,不约而同地说,同志们,过新年啊!
实际上,很多红军战士在家里过新年也吃不到这样好。
有的战士说,自己18岁了,除了姐姐出嫁那年吃过鸡子,到红军才经常有鸡子吃。
红军的艰苦,长征的艰苦,是被动的被迫的,是人人都不愿意的,而更多时候,红军的待遇是比在老家要好的,至少有饭可以吃饱。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人的生理需求力量极大,势不可挡,只能顺应,不可违逆。
对于个人而言,只要形成坚定深邃的信仰,待遇少甚至不要都可以,吃糠吃土、不拿工资都没有关系。
但是,要把这种想法运用到团队建设中,推广到所有人身上,那就是非常无知且愚昧的。
作为领导者和管理者,要从最低点,而不是最高点出发,制定政策,推动工作,否则必定会吃大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