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是别离时的不回头
文|肇鳳
1.
前些日子,二姐打来电话,说想趁暑假把孩子带到大城市来见识一下世面。
我对二姐说道:“顺便把妈也带出来玩一下吧。”
二姐欣然同意。
母亲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从未出过远门。邻居们经常对她说:“你这个人啊,你三个女儿都在外面工作,你也出去玩一下嘛。”
“孩子们都很忙,我去之后肯定要麻烦她们,而且家里的农活太多了,走不开的。”
“你都辛苦一辈子了,该歇歇了。”
每到此时,母亲总是笑而不语。其实,我们几个孩子都懂,母亲为什么一直不愿意出远门看看。她一生省吃俭用惯了,总怕花我们的钱。因此,在最小的弟弟都外出工作多年后,她依然任劳任怨地守着那个只有逢年过节我们才有机会回去的家。
然而,我心里极其清楚,她其实是想到处走走的,因为孩子们都在远方。所以,这一次,我想我再也不能错失这么好的机会。于是,我和二姐合谋起来。
我给母亲打电话让她把身份证号码给我,她问我要身份证号码有什么用。于是,我对她撒了一个谎,告诉她我要给家里寄东西,需要她的身份证。母亲果然信以为真,将号码告诉了我。
我在手机里给她买好了票,然后告诉她具体乘车的时间。她当时十分惊讶,一再推脱,说家里农活真的很多,而且还说家里养了两头猪需要悉心照料等等。有些无计可施的我陡然间在脑海里闪出了一个不错的念头,于是我对她说,如果她不来的话,车票钱是不退的。
这一招果然好用。她终于同意了和二姐一起来杭城。只是,在动身之前,她还跟我约定好,到时候吃饭得在家里做饭吃,不到外面吃。
我答应了她。
接下来的日子,是无比漫长的煎熬与不请自来的喜悦。那种心情,如同在那个尚还流行书信往来的年代,切切期盼着一封远方的来信。
2.
几天后的晚上,母亲、二姐一家以及弟弟来到了杭城。我在车站接到了他们。
母亲从家里带来很多的干菜,有豆角、蕨菜、竹笋、梅干菜,还有墨鱼、小鱼干、海带、糯米粉以及两壶菜籽油。将近一千公里的遥遥路途,其中的艰辛不言而喻。我有点嗔怪她的不该,因为之前她在干活时不小心将脚摔伤,如今还使不上力。而母亲却说:“从外面买的东西贵不说,关键是这外面买的东西,哪有自己家里的好啊?”是啊,外面的东西哪里有家里的好!只是,母亲,孩子能看到你便是最好最好的了!
到家时已经很晚了,桌上的菜也有些凉了。我把菜热了一下,大家也许是长时间坐车加上时间已经比较晚的缘故,都只是随意吃了一点,便洗洗睡了。那晚,我和母亲躺在同一张床上,她讲了一些老家的事,我认真地听着,回应着,在一个我已十分熟悉的城市里,我看着窗外浓浓的夜色,心里第一次深深感受到了安稳与踏实。
3.
第二天,我们去了宋城。
前一天,我在手机上买好了票。我们到达宋城的时候,我在取票时才发现自己前一天晚上买的是学生票,需要补票。我心想,这件事绝对不能让母亲知道,因为我一开始为了不让母亲担心告诉她的是每张票只要十几块钱。
然而,二姐还是不小心说漏了嘴。当得知每张票需要三百块钱时,她表现出的是比之前得知我偷偷给她买火车票时更大的惊讶。而这次,她除了惊讶之余,更多的是怏怏不乐。她一个劲儿地怨我乱花钱,嘴里不停地念叨着“这一张票,你爸在家里挣四五天都挣不来啊!”
我的鼻子有些发酸。
父亲个头很高,却十分消瘦。他特别不善于和儿女们沟通,常常没说几句便不做声了。年轻时,一直帮别人家耕地,一脚泥一脚水地走过一个个春夏秋冬。他那青筋暴突的脚肚子上沾满的淤泥,总是在我的脑海中不断浮现。也许是太过劳累的缘故,有一年他大病了一场。家里的顶梁柱累倒了,落在母亲身上的担子便格外的沉重。那时,大姐和二姐都选择了外出打工,我和弟弟在家读书,放假时总是免不了要帮衬着母亲。只是,那时候我们少不更事,总是痛苦于繁重的学业之外还有那么多的家务。记忆里,我们那些无力的与生活抗争所发出的呐喊总是不断响起。然而,在那么漫长的岁月里,母亲竟没有一句怨言,也许她早已接受了一切,也早已准备好了面对一切,仅仅因为她是一个母亲,而每个母亲必定是一个英雄!
父亲后来身体一直不好,却还是想方设法地找事做,直到如今早已过了花甲之年,仍然忙碌着。这次,我本是让他一同前来,可是他说什么也不肯。
在整个游逛的过程里,母亲总是念叨着昂贵的票价。我们只好不断地宽慰她,告诉她钱还可以再挣,让她放宽心,好好玩一下。也许是担心自己的不开心会牵扯我们这些孩子的每一根神经,于是便不再絮叨。
下午《宋城千古情》表演开始后不久,一向喜欢看戏的母亲竟然睡着了。我这才想起,前一天坐了一天的火车,第二天又起得那么早,她肯定没有休息好。当演出进行到第三部分时,她醒了过来,不好意思地对我笑了笑。
我回以微笑,内心却满是心疼。
4.
第三天,一大早母亲便起床了。她开始在厨房里捣鼓着,直到香飘满屋,我才从睡梦中醒来。
原来母亲是在烙糯米饼。她把从家里特地带来的用芝麻与白糖搅和在一起捣碎而成的调味品也添加了进去,使得原本香喷喷的糯米饼更加香气四溢。
很久没有吃到家乡特产的我,一连吃了几个。母亲看我们都喜欢吃,笑笑说:“你这里没有灶台,电磁炉我不太习惯,今天烙得少了一些,明天我再烙多一点。”
吃完早餐,我对母亲说:“妈,我们今天去西湖玩。”
然而母亲怎么也不愿出门了。
我于是对她说:“妈,西湖那里是不需要门票的。”母亲半信半疑,把目光投向姐姐弟弟,想要得到肯定。直到弟弟很肯定地答复她后,她才愿意一同前去。
几年前,我刚来杭州时,在游览西湖时看到很多的老人在儿女们的陪同下在苏堤悠然自得闲庭信步,于是也一直想着哪一天自己也可以挽着母亲的手,走在这片土地上。如今总算是实现了,只是这一天来得太迟太迟。
只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西湖边上却也是万人空巷。
我挽着母亲的手,缓缓走在青石板上,向断桥方向走去。母亲受旧疾的影响,每走一段,便需要在石凳上歇上一阵。我准备拦车让她坐车,她制止了我。嘴里一个劲儿地喊不累,并说走一下对脚伤更好。我拗不过母亲,只好挽着她走得更加缓慢。
那天,母亲觉得有些疲惫,想回去了。刚好我晚上也有课,也想早些回家休息一下。于是,我们走到断桥便折回了。
以前,为了不让她担心,我总告诉她我每天下班很早。可是那天,我再也瞒不住她。当她发现我晚上八点还没到家时,开始忧心忡忡,不断地问我什么时候到家。
那天,我回家已是晚上九点多了。母亲看我回来,忙问我有没有吃晚饭,眼里满是心疼。
......
接下来的几天,母亲带着姐姐的小孩,只是在小区附近的公园逛了逛,再也不愿意到处走了。
母亲在我这的这段时间,她依然是忙忙碌碌,洗衣服、做饭、整理......丝毫没有停歇下来。
5.
将近一周的时间,是我长这么大以来觉得过得最快的一周。转眼间,离别将至。
杭城的天气在那一段时间时晴时雨。母亲回老家去的那一天,天气有些阴晦。我去车站送他们离去。
到火车东站的时候,时间尚早。于是我便拉着母亲的手,和她开开心心地聊着,氛围异常轻松。也许,我们都想忽略掉接下来的别离。
不多久,弟弟便去取票了。
母亲有一段时间一直在听我说,而我也恨不得把一辈子的话都对她说完。直到看到弟弟取到车票往回走了,我再也说不出话来。
当弟弟对母亲说要进站的时候,我一下子感到慌乱不堪。母亲似乎有话想对我说,但终究没有张口。母亲转过身去,有些艰难地向检票口走去,我木然地立在那里,嘴里轻轻地喊了一声:“妈!”刚喊完,我的鼻子便忍不住开始发酸,眼睛也开始发热。母亲没有应我,也没有转过身来,可我知道,她一定已经听到了。于是我又喊了一句,噙在眼里的泪水夺眶而出。母亲依然没有回头,而是带着小时候离开家去田里劳作时一样的坚决留下一个渐渐苍老的背影。我开始一遍遍地喊她。当她的背影消失在转弯处,我再也看不到时。我终于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车站里,人来人往,而我怎么也不愿离去......
几分钟后,我的手机响了一声。是弟弟的信息:姐,我们已安全上车,你要保重身体。姐,其实妈转身的那一刻,她就已经哭了。
......
看着屏幕上的那些字,我的视线一遍遍地从模糊到清晰,又从清晰到模糊......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在这人世间,有些事是无可避免的,我只愿此生再无生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