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刚写完一篇张爱玲倾城之恋的读后感;结果又读到了张爱玲写的一篇短文——论写作,其中恰恰有一小段文字以倾城之恋为例子。
作者说自己写这部小说的背景是因为诗经里面一首诗——泊舟;说“如匪浣衣”是一个比喻,但是那个比喻很晦涩,我一直在思索,这是怎样的情况?然后作者又加了一些注释,说是像堆在洗衣盆里的脏衣服那种味道,那种杂乱不洁、雍塞的忧伤,像江南俗语中的“雾数”,我对这两个字又反复琢磨了很久,想来自己也久居在江南,为何不理解这两个词,然后从发音上在模仿,终于豁然开朗起来了,原来应该是“窝涩“,也许我这样写,不懂江南方言的人还是不清楚,到底是咋回事?用我自己的方式来解释一下吧,这个词表示的是心里的不舒服,是那种受了别人欺负、吃了他人的亏,有些耿耿于怀,但又无法说出来,无法排遣的意思。这个背景恰恰也是主人公白流苏当时在大家庭中的处境。徐太太来做媒,重点是七小姐,可是三少奶四少奶背后还咬舌头搬弄是非数落白流苏,连亲生母亲也不向着她,她心中很不舒服,但又无法去跟他们这么多人争。心中的疑惑一下子就被作者书外的一段论述解开了。
我喜欢作者这种坦诚地公布自己写作中碰到的问题和经验。然后回过来再回顾整个故事的结构与情节的的动人之处,这样,似乎自己也跟着作者的方法层层深入,了解到了一部好的小说是如何产生的,对自己以后的写作或者小说上的尝试有了些真正的理解,那是心中会心的一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