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文化苦旅》的小思绪(一)

读《文化苦旅》的小思绪(一)

作者: 蓝田玉暖666 | 来源:发表于2021-01-29 10:28 被阅读0次

原文摘录一: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深刻的悖论。本来,人类是为了摆脱粗粝的自然而走向文明的。文明的对立面是荒昧和野蛮,那时的自然似乎与荒昧和野蛮紧紧相连。但是,渐渐发现,事情发生了倒转,拥挤的闹市可能更加荒昧,密集的人群可能更加野蛮。

余秋雨的这段话让我想起了社会的发展历程。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我们的社会从农耕文化演变到了今天的现代化社会,渐渐远离了乡野,淡化了身上的泥土气息,似乎迈向了文明;然而事实远非如此。

时代是变化了;人类的生存条件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文明同样也发生了巨变;然而,人性中带有的荒昧于野蛮却丝毫没有变过,弱肉强食的社会生存法则却从未变过。余秋雨的这番话说,随着时代的变化,人类看似摆脱了粗粝,走向了文明;但是,事实却是拥挤的闹市可能更加荒昧,密集的人群可能更加野蛮。

用一种调侃的语气来究其原因,很有可能就是,根本就不是“人类摆脱了粗粝,走向了文明“的客观规律发生了倒转,而是因为”曾经那拨儿粗劣的人迈入了城市,将自身的粗粝气质带到了闹市,以至于原本应该文明的闹市,变得更加荒昧和野蛮。“

这个深刻的悖论让我想到了人性,想到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当我们过着食不果腹,朝不保夕的日子时,我们向往的通常是温饱、和平和安宁。当我们这些需求都得到满足了以后,我们向往的就是文化和学识了。一旦有了富足的生活和学识,并且当爱和尊重以及美等等的需求都得到满足了以后,我们还可能生发出很多其他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如吃一些不曾有人吃过的野味;只身徒手穿越无人区;到飞机的驾驶舱里来张自拍照;甚至是借别人的肚子生个孩子等等。

这些种种的行为,那么的无知,自私。要么是置其它生命的安危于不顾,要么就是无视自己的生死,完全不顾及旁人的感受。近乎变态的行为,只想尝试别人不曾尝试过的事情,哪怕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频频游走在法律的边缘上也在所不惜。如果说这都不是野蛮,那又是什么?

有句话说,放纵得越高,摔得越惨。无论何时,这句话都是至理名言。我们人类既非虫鸟,也非神灵,而是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所有的得与失都是客观物质世界的客观事物之间的转化或者转换。在这样一个真实的世界里活着,我们要做的就是脚踏实地,眼观八方。一步一个脚印地去磨砺自己,在自我修炼的过程中,淡化天性所赋予我们人性中的粗粝;塑造自身的文明气质。

相关文章

  • 读《文化苦旅》的小思绪(一)

    原文摘录一: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深刻的悖论。本来,人类是为了摆脱粗粝的自然而走向文明的。文明的对立面是荒昧和野蛮,那...

  • 读《文化苦旅》的小思绪(二)

    原文摘录二: 文明的非自然化有多种表现。繁衍过度、消费过度、排放过度、竞争过度、占据心理空间过度、口舌是非过度、文...

  • 读《文化苦旅》小感

    最近,在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我深深地被震撼了,从文中我仿佛看见了老先生苦苦寻觅文化根源的身影,是那么坚定,也是...

  • 小读《文化苦旅》拙见

    在我读高中时,这书已经挺火的了,但那个时候的我显然不会看这么高端的书,而且也没有时间看这样的书。 最近...

  • 文化苦旅:其实乐在其中

    说是“苦旅”,我看先生乐在其中。 这便是我读文化苦旅的最大感受了。 自从学过《道士塔》,《文化苦旅》于我而言就是可...

  • 有文化的人

    读17年版本的《文化苦旅》,似乎很陌生,可《文化苦旅》我也读过几回。可能才疏学浅,不甚了了吧。翻出家里的《文化苦旅...

  • 读《文化苦旅》

    读毕文化苦旅,脑子里其实没有记住什么,但确有一种甘之如饴又略带苦涩的味道。 余秋雨在文中表现出了一种作为文化人的清...

  • 读文化苦旅

    最近偷闲读了76%的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 我对于余秋雨,甚至是鲁迅、胡适、郁达夫乃至整个中国文学界都不甚了解 ...

  • 读《文化苦旅》

    前两天在图书馆找到一本书《文化苦旅》,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这本书带给我的感动和一些感想。 其实一直以来都喜欢看一些畅销...

  • 读《文化苦旅》

    “心气平和了,慢慢地爬。沙山的顶越看越高,爬多少它就高多少,简直像儿时追月。已经担心今晚的栖宿。狠一狠心,不宿也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文化苦旅》的小思绪(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ccqt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