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腾冲时,几个女闺蜜送我一套四不小和尚,分别是不看、不听、不说、不动,一个个憨态可掬,很可喜。
![](https://img.haomeiwen.com/i6088825/0e6ff7e8d6cdfff3.jpg)
四不小和尚的寓意起源于《论语》,颜渊向老师孔子请教,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颜渊再问,具体有什么要求。孔子回答:“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佛家的禅修和儒家的大同思想,在四不小和尚的神思里得以精妙的融合。
![](https://img.haomeiwen.com/i6088825/c6731e10f4dbd9ff.jpg)
礼就是理,就是人的行为规范和内心要求。在孔子看来,人生在世,都会有欲望,合理的欲望叫天理,过度的欲望就叫人欲,所以要去人欲存天理。这四句话其实就是要人谨守内心的良知,知善则行,知恶则止,莫让天理成人欲。
现代法制
![](https://img.haomeiwen.com/i6088825/a6d1da20d02722f8.jpg)
社会,礼就是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文明世界,解决了生存问题,大家都说要追求自由。自由自在最能发挥天性,但过度自由,就会侵害别人的自由,引发冲突,这就需要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来制约和限定人们的自由,以确保你能自由,别人也能自由。法律限定不可为,法无规定皆自由,这是法治思维,也是孔子“克己复礼”的大同理想。
![](https://img.haomeiwen.com/i6088825/d2e21a80b0375e4a.jpg)
大千世界,世事纷杂,真真假假,.扰人视听,侵人辩识。四不小和尚,眼不看、耳不听、嘴不说、心不想,悟觉人生,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指引,符合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的要求,这是法制社会的觉悟。四个形态各异的小和尚,把孔子的理想表现得活灵活现,做到这一点,就是大同的实现。
![](https://img.haomeiwen.com/i6088825/80481e9dfb503545.jpg)
我把四不小和尚摆放在书案上,经常静思”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语,非礼勿动“的哲理。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
![](https://img.haomeiwen.com/i6088825/cddc61fc7b68243d.jpg)
时间长了,自己也成了四不小和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