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时候,恒义传给我一些图片:有的是他发表在报刊上的诗文,有的是他的诗文手稿,还圈圈改改的。因为他不习惯用电脑打字,就拍成照片传给我了。起初我心不在焉地浏览着,但读着读着就被吸引了:有些文章传递了他的乡愁,充满了对家乡故土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思念,使我这个远离故乡的游子也产生了共鸣。有些诗词文采飞扬、小小说设计精巧、纪文感人肺腑……
![](https://img.haomeiwen.com/i8351701/bafbefc75f6e3e42.jpg)
我想,这些文字也属于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留下的足迹和印痕吧。如果成书留给后人岂不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我把想法对他讲了。他接受了我的建议,同意整理后结集成书。
为朋友提一个建议并为他接受,我很高兴。不过也因此招来一份负担。恒义让我给他的《寻趣斎诗文集》作序。对于给书作序的工作,我虽然难以胜任,但又难于推脱。因为我俩太熟了。不仅同年出生、同在辽东省盖平县一中读初中,又同在熊岳城的盖平高中读书,1957年同时考入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本来应该1961年毕业,又赶上东北师范大学创办计算数学专业,我俩又都被选入这个新专业继续学习一年。计算数学专业,当时在全国高校也是凤毛麟角,可惜到1962年毕业时,正赶上国民经济调整,专业下马,全班没有一个同学分配去搞计算数学专业的工作。我还算幸运,留在了长春,恒义则被分配到四平。我俩虽不在同城,但也联系不断,友谊甚厚。所以我只能答应给他的《寻趣斎诗文集》作序了。
恒义不像我这样爱死扣书本的人,他青少年时期就兴趣广泛、多才多艺。到了大学兴趣不减。我们本来学的是数学专业,每天要和纸笔、数字符号结缘,但他在课余时间却常捧着文史书籍爱不释手。参加工作以后,他的工作曾跨越不同领域。开始当老师、在教育部门工作;后来被调到文化部门工作,但任四平市文化馆馆长、四平市文化局副局级巡视员等领导职务;一度还但任四平市人民政府文教科科长。这期间,他教育、文化两个部门一起抓了,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和人生阅历。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对于后人无不具有借鉴价值。
现在,全民阅读的氛围日渐浓厚。恒义新书《寻趣斎诗文集》的问世,无疑也为全民阅读增添了新的元素。
人们退休后想作点啥:有的想老有所乐,有的想老有所为……我想这都无可厚非。其实,退休后的生活快乐就好!恒义退休后的生活非常充实,他养花种草、书法篆刻,赋诗填词。很有一些作为。他把毛主席的诗词和《红楼梦》里的诗词都用毛笔篆体书写下来并雕刻在精选的石头上,吉林文史出版社为他出版了《寻趣斎书叶》,其中收入了他大量的篆字书法和篆刻作品。
恒义在他的《寻趣斎书叶》和《寻趣斎诗文集》里充分表现了他的老有所为,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我想他是快乐的。为他高兴,也祝福他更快乐、艺术上再上新台阶!
读后所感,不中肯綮,滥以为序。
于长春明珠寓所
2017年8月24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