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经常与我讨论各地的新闻,尽管他们学习上让人操心,但他们每个人都有一颗对世界好奇的心,新奇、有趣的事情总是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但是,老师的讲授主体要契合课本知识,对于课外层面如果牵扯太多,就会占用正常的上课时间。
自从学校接入宽带、家长陆续更换智能手机之后,网络信息也蜂拥进入家长和孩子们的脑海。
家长们普遍学历不高,对于铺天盖地的信息轰炸应接不暇,对于内容的真伪,缺少基本辨识能力。有些时候,学校老师用自己的博源广识,担当起信息过滤的保护网。
偏远山区的人们没有过多接触过外面世界,很多家庭靠着种地、打工赚钱,用一辈子的时间养儿育女,可是自己终究没能走出去。
很多学生就算是现在,也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只知道赚钱养家却不知道自己具体要从事什么岗位。
学生是很有灵性的,受家庭条件影响,绝大多数孩子不能外出旅游,但是他们的脑海无时不在张望着。
他们心中存有很多奇奇怪怪的问题,等待着合适机会向老师提问。有的老师可能也不经常出去,所以对于乡村学校来说,这是“看世界”成为师生之间共同畅想的话题。
尽管家境限制了身体上的出行,但便捷的网络时代给予心灵一片纵马驰骋的天地。
我们可以看到各地的风景,可以看到即时的新闻,但每天的认知太过零散,没有上升到较为系统化、层次性的知识层面。
其实,孩子们是很渴望有一类课程,能把各地的资源整合起来,为他们推送一节节充满生活气息的个人游记。
古代的见闻是写在纸上订成书的,现在的经历是以视频形式打包推送的。各种符合时代特色的记录方式应运而生,我们对于“世界”这个宏观概念从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
有的人一辈子走不出大山,一代代的人总会在山脊上问这样的问题:山的那边是什么样子?小时候,母亲告诉我,只要好好读书,就能看见外面的世界。
可是,这些年我去过很多城市,却依然回到了我爱的那个城市,因为这里还有很多懵懂无知的少年,等待着我们用新理念、新方法助他们登上与时俱进的未来邮轮。
网络上有很多虚幻的东西,却总有一扇窗为他们开启,那里有他们遥不可及的梦想。孩提时代的我对父亲说,要找一个坐在办公室的工作,那时却被他笑话。对于很多家庭来说,能够负债供孩子上大学已经是很了不起的行为了。
为人父母者总寄希望于他们的孩子,母亲在我印象中至今没有去过省城,上次已经为她买好了火车票,但心想着可以为我们省下一笔额外开支就没有去,在他们心中我们才是他们的全世界。
我们对于世界的所有描述,他们其实并不在意,只是看到我们真切体验过,他们便无比自豪。我父母那代人因为我们错过了世界,我们不能再让孩子们留下童年遗憾。
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互联网也许就能告诉我们答案。我们可以借助短视频、搜索引擎去获取所需要的信息,但感觉缺少了一些直观、朴实的温度。
需要找到一个循序渐进的方式,为孩子们打开通往世界的窗口,像照相馆墙壁上的幕布一样神奇,一转眼功夫就变换了风景。
我希望,能带着他们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感受不同城市的风土人情。正如我带着儿子走进动物园,指着老虎说道:你看,爸爸没骗你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