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成为丁克家庭,也就是终身不生孩子的家庭,他们会幸福吗?
1、
百科上,对丁克的解释:指那些具有生育能力而选择不生育或因客观原因被动不生育的人群,而我想我们能够探讨的应当是那部分“自愿放弃生育权”的人。
让一个人生孩子有很多理由:比如从“不生孩子就是不孝”的孝悌约束,到“国家老龄化严重,鼓励生育,建设国家”的家国感召,再到“他人儿孙绕膝而自己晚年无子晚景凄凉”的内心纠结,很多人听着听着,也就从了。
我并不是一名丁克,我觉得该不该生育孩子,不应该被道德约束、他人绑架,并不是该由非自己和配偶之外的人来决定的,应当是夫妻二人的自由选择。
2、
人类的本能是生存和繁衍,首先生存,然后才考虑繁衍。
生孩子与否是生命层次上至关重要的大事,比物质上的买房买车工作生活都重要得多,而其重要不体现在夫妻二人及双方家庭的决议,更重在一个新生命本身的情愿与否。
我当然愿意来到这世上,鸟语花香,悲喜交织,生命灿烂如阳光下盛水的玻璃杯,怎么看都是有无限美感的。可是这样的我,是拥有健全人格的我,是有能力发现世间美好并热爱这世界的我,这很大程度上源自于一个健康而充满爱的童年。
因为做乡村支教夏令营的公益,我对孩子们的遭遇和感受分外关心,因此看问题的时候也更多用着孩子们的视角。每次看到他们过着贫穷而孤独的日子,每次听说贫穷的山村越穷越要买媳妇来繁衍后代的故事,我都觉得这是一曲曲人间的悲剧。
甚至身边朋友说起心底隐秘,其性格上的缺陷也大多与童年时父母的对待有关,甚至在社交平台,许许多多不知名的朋友痛苦地倾诉着他们原生家庭的不幸.。
3、
所以生不生,要考虑身体情况、双方意愿、经济条件、双方家庭意愿,请一定一定站在自己孩子的角度想一想“如果是我,我愿意成为我自己的孩子吗?”
当你能够提供给他足够的物质条件,当你能够有时间陪伴他教育他,当你做好了为他负责的准备,再决定,也不迟啊。
4、
当然关于孩子穷养还是富养,我还有自己的一些看法。
我认为,育儿不要攀比,不要从众,不要炫耀,穷孩子穷养,富孩子富养,不管穷富,都要精神上富养,用爱养,用心养,给孩子有爱积极的家庭和环境,让孩子成为身心健康积极上进的人,养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报多少课外补 习 班都有用。
无论男孩子女孩子,都必须富养,但这里的的"富养",不是物质上的富养,是精神上的,更要让孩子多识广、独立、有主见、有智慧,更懂感恩。
丰富孩子的阅历和知识面,让孩子有眼界;让女孩子能辨别是非,不易上当受骗;让孩子拥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和良好思想品德;让孩子博学多识,有一技之长,能安身立命。
5、
我喜欢小孩子,也希望为人父母,但我不愿意将生育孩子作为自己必要要做的义务,只是一种自愿的选择。
当所有人都不在把生孩子当成“必须要做的义务”的时候,也就自然不会有孤立的“丁克一族”存在,更不会有“如何看待丁克一族”这样的话题存在了。
我对这一天,喜闻乐见。
耿向顺
知名教育公益自媒体人
实习生志仙儿
2019102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