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文看到著名校长李希贵提出的家庭教育十大原则,颇有见地:
第一条:陪伴在先,教育在后。第二条:咬住底线,放大空间。第三条:少用权力,多用规则。第四条:设计策略,培养习惯。第五条:搭建阶梯,化难为易。第六条:随时鼓励,定期反思。第七条:转移目光,发现潜能。第八条:多帮少管,供给资源。第九条:传递赞美,润滑关系。第十条: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李希贵校长总结的这些原则,有一个从理念到具体实践的次序。每条都是家庭教育中的法宝,如果你做到,我相信,你就会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
结合我的教育实践中,做到下面两点,你就是个优秀的家长。
1.咬住底线,放大空间
这里提到两个词,一个是“底线”,一个是“空间”。因为很多家长对这两个词的把握出现了问题,而导致在家庭教育中,孩子的成长也出现了问题。
很多家长,因为没有底线,让孩子不知规则,导致最终管不住孩子。守住底线,也不是时时处处监督着孩子,要给她成长的空间。
在家庭教育中,“底线”是怎样的线?
我认为,既然是“底线”,就是容不得逾越的,越过,就应该让她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另外,底线不只是一条线,应该在成长的各个方面,都有一个底线。比如,品质要求,习惯养成,做事原则等等。
孩子电子产品的使用,一直都是很多家长头痛的事。使用电子产品的底线是什么?这要看孩子所处的年龄阶段。
如果是幼儿园、小学低年级孩子,家长的底线很容易把持。而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发现孩子在不断地挑战着各种“底线”。
而孩子成长的第一责任人是父母,家庭教育基本决定了孩子的教育基础。
如果在孩子小学阶段没有很好地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除非孩子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成熟,有了足够的自我把控能力,而一般来讲,后期通过外力来杜绝,是比较困难的。
电子产品只是一个比较突出的方面,也最能考验家长的教育智慧。对孩子有底线方面的要求,也应该给孩子成长空间。
在当下教育形势下,孩子的成长中能不只是成绩,还有很多跟成绩无关的事。给孩子空间,就不仅仅要求学习,应该对孩子的兴趣有足够的关注。
其次,应该给孩子对自己成长中的一些事的决定权。孩子年龄小,有些事家长不敢放手,也不能放手,那就教给孩子学会如何权衡利弊。
你帮她分析,帮她把事情认识的更清楚,如事情的目的、原因、结果以及环境等各方面的。如此,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学会决定人生。
空间的决定因素不在范围的大小,而是对自己成长有关的一些事是否有自主权。
2.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我们在家庭教育中,总会遇到孩子的一些问题。很多家长总是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带着强烈的个人负面情感来处理孩子的问题。
有些家长可能说,太气人了,我实在忍不住!
也有些家长说,我没有工夫跟他讲道理!错了就是错了,不容他狡辩!这些家长的问题是:对孩子没有充分的了解,也不了解当下孩子发展规律。一个人的成长中总是会遇到一些事,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家长应该是永远站在孩子背后的人!孩子成功,及时给予赞赏;孩子犯错,及时给予帮助。
生活中没有一个不犯错的孩子,而粗暴的家长往往让孩子没有安全感。一个人的安全感很重要,会伴随着他的一生。家长的大吼大叫,容易让孩子长期处于惊恐中。
特别是孩子犯错时,家长就开始唠叨和批评,让孩子不知所措。所以,家长看到孩子的错误,应该先长舒一口气,给自己调节的时间。
我遇到过一个粗暴的爸爸,孩子一旦犯错误,就把孩子推出门外,久而久之,孩子对爸爸有一种恐惧感,父子关系相当的糟糕。
母亲是一位老师,却总是喜欢用西方的平等来处理问题。应该说妈妈在处理情绪方面控制得很好,然而,孩子在不统一的家庭教育理念下,变得特别叛逆。
我们不能说这个案件的全部责任在爸爸,其实是他教育的方式有些粗暴。他对情绪不能控制,孩子在妈妈那里却又没有边界,最后那个家长在孩子面前都没有权威。
父母的权威不是用“武力”建立,到父母要给孩子提供正向的“情绪价值”。很多父母都懂,很多父母都做不到。
所以,建议家长首先要做的是,每当孩子犯错误,先深呼吸,调整心情,努力克制,或者保持沉默。先思考一下问题所在,再处理问题。
处理孩子问题是有技巧的。为什么我们建议家长再学习。这些东西是学校教育中学不到的,需要自学合格甚至优秀的父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