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腊八故事

腊八故事

作者: 灵静Sara | 来源:发表于2021-01-20 07:42 被阅读0次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冻豆腐;

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满街走”

腊八节,俗称“腊八” ,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相传这一天还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称为“法宝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

食物和传说故事组成中国传统节日的魂魄,物质与精神的共存,让我与自然链接,与生命链接。

让我们口口相传,把古老的传说流进孩子的心灵里吧。

腊八节故事两则

《腊八节——布袋和尚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弥勒笑佛”想到人间去走走,便化身为一个四十出头,腰圆臂粗,五短身材,身背一个红布做的乾坤袋的和尚,来到人间。他还给自己取了个名号,叫“布袋和尚”。

布袋和尚在路上走啊走啊,看见前面有一家寺院,便敲门进去。寺院的老方丈见了他,便恭恭敬敬地问:“大师是精通佛经,还是擅长说法?”布袋和尚摇摇头。老方丈又问:“你会管香火,侍候施主吗?”布袋和尚又摇摇头。这时,布袋和尚看老方丈脸色有些不对,知道自己是不受欢迎了,便双手合十,对方丈作了一个揖说:“小僧种田出身,不论何种粗活,都能应付,请老方丈做主。”老方丈看他身体结实,出言吐语忠厚志诚,心想斋堂正缺人手,就派他去做杂务吧!于是布袋和尚便做了一名“伙头僧”。

这是一个大寺院,吃饭的和尚有五六百,布袋和尚每天起早摸黑,挑水、淘米、洗菜、烧火,一有空闲,就到菜园里除草浇水。并且,他还有一个习惯,每次烧火的时候,眼睛总是盯在稻柴上,只要发现稻柴上有没打尽的穗头,哪怕是一粒谷子,也都一粒一粒地拣起来,剥去谷壳,放在乾坤袋里。洗碗淘米的时候,他不会立即把水倒掉,而是先沉淀一下,再慢慢倒掉污水,把剩下的饭粒捞出来,摊在芦苇席上晒干,然后放进乾坤袋里。在地上拾到一粒豆、一棵菜,他也总是烘烘烤烤,统统放到乾坤袋里。日长天久,三年下来,布袋和尚收集下来的五花八门的食物,装了满满的一大袋。

每年的阴历十二月初八,是佛祖得道的日子,每到这一天,寺院里所有的和尚,都要在大殿里讲经、拜忏、做道场。那一年的规模更大,连管钱粮的和尚也上大殿念佛去了,他一时糊涂,竟忘了开仓取米粮。布袋和尚左等右等,不见大和尚的影子,又不能擅闯经堂去喊。布袋和尚抬头看看天,再等下去就要耽误几百人开饭了。他想到身边的乾坤袋,就把三年中积攒下来的食物,一齐倒入锅内,烧了起来。

开饭的“云板”一响,五六百个和尚走进斋堂一看:粥不像粥,饭不像饭,菜不像菜,个个和尚眼睛都定住了。和尚有个规矩,吃饭不可多嘴多舌,只好闭拢了眼睛吃烂粥。一吃,感觉味道还蛮好的。寺里的老方丈也觉得蹊跷,问布袋和尚:“此谓何种素斋?”布袋和尚原原本本地告诉了老方丈。老方丈听后,双掌合十说:“善哉!善哉!惜衣有衣,惜食有食,积德积福,功德无量!”在场的和尚听了,也个个称赞,一致公认布袋和尚烧的饭“皆大欢喜”。于是,众和尚商定:每年阴历十二月初八都要烧这种粥,以此记住“惜食惜福”!这种粥后来连老百姓也烧来吃,取名“腊八粥”。从此,腊八粥就在民间流传开了。

“弥勒笑佛”化身的布袋和尚,见世人学会了“惜食惜福”,便笑眯眯地回到了天上,在天上继续保佑老百姓平安健康。

     

《瞌睡虫与没底锅》

从前啊,有这么一家三口:爸爸,妈妈和儿子。爸爸最勤劳,他每天鸡叫就起床,天刚亮就下地干活。

他说:“手是摇钱树,铺成金光路”

妈妈最节俭,过日子精打细算,她补的衣服又密又好。她说:“天下哪有聚宝盆,勤俭才成富裕人”。

他们家米面满仓,鸡鸭成群,瓜果成架。

但他家有个懒儿子。这个儿子整天吃了就睡,邻居叫他“瞌睡虫”

老两口年纪大了。爸爸对儿子说:“要吃饭,得流汗。你得学着种庄稼,光睡觉可不行啊!”

妈妈对儿子说:“爹娘不能跟你一辈子,你不会过日子,看以后可怎么办?”

这种人,好姑娘谁愿意嫁呀?结果“瞌睡虫”娶了个媳妇儿,和他一样懒。

她太阳没落就睡,日上三竿不起,油瓶倒了都不扶,邻居叫她“没底锅”

过了几年,老两口得了重病,他们不放心地嘱咐“瞌睡虫”和“没底锅”:“想要日子过得好,勤劳节俭不能少。饭要即时,衣要暖,地要深耕,细除草”

不久,老两口就先后去世了。

“瞌睡虫”觉得老两口不会享福。他对媳妇儿说:“梁满仓,豆满仓,何必犯傻种地忙?” “没底锅”觉得日子过得挺好,不用发愁,她对丈夫说:“有单衣,有棉被,织布不如把觉睡。”

两个人谁也没有把老人的话放在心上,每天除了吃喝玩乐,还是吃喝玩乐。坐吃山空,没几年,地就荒了,家里也没有存粮了。

这年腊月初八,北风“呼呼”地刮,雪花飘呀飘,简直有巴掌那么大。

“瞌睡虫”和“没底锅”没吃没穿,缩在被子里直打哆嗦。

“哆嗦嗦,哆嗦嗦,好想妈蒸的白馍馍。”

“哎呦呦,哎呦呦,扫把杂粮凑碗粥。”杂粮是从缸底,粮仓缝,墙边,老鼠洞……好不容易找出来的。

谁知道他们端起碗刚想喝,一阵大风刮来,房子“呼啦”一声塌了。

相关文章

  • 琴音入味|腊八节,你只知道吃腊八粥吗

    传统的“腊八节”,腊八节除了吃腊八粥的习俗之外,还有哪些有趣的故事,腊八节又是从何而来呢? 腊八节之“腊” 腊八节...

  • 腊八故事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

  • 腊八情怀

    小时候腊八节这一天很神秘,奶奶和妈妈都给我们讲过腊八节这天吃粘米饭的故事。奶奶的故事里,腊八这天,家家户户都要...

  • 小组时间---腊八节的由来

    过了腊八就是年! 今天是腊八节。你,喝腊八粥了吗? 那关于腊八节由来的民间故事你听说了吗? 从前,有对老夫妇,...

  • 小义王时间2019-1-13

    今天腊八,我们去食堂吃了腊八粥,可是晚上读《腊八节的故事》时却说,今天没吃腊八粥,问过后才知道,他认为在食堂吃的是...

  • 不一样的腊八节

    今天这个腊八一如往常,因为喝到了好喝的腊八粥,给小朋友准备了腊八科普知识,分享关于腊八的故事。 也是在这一天,队友...

  • 腊八节

    关于喝腊八粥的由来,民间还流流传着许多故事。一说,腊八粥传自印度。腊八粥称为“福寿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

  • 制作小饺子

    今天下午上的是彩泥课,老师给我们讲了腊八节的故事,腊八粥,腊八蒜,和饺子的来历。 从前,有个地方特别冷,...

  • 腊八

    一、腊八的由来 关于腊八的由来有多种版本,我只记得这个故事性比较强的版本。腊八节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当年,岳...

  • 腊八故事记

    咱们东北有句谚语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之说,意指腊八这一天非常冷,吃腊八粥可以使人暖和、抵御寒冷。可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腊八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cmhz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