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的阅读题目一直非常难,很多同学在这项题目中容易丢分。作为家长也非常的苦恼。所以,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个阅读答题模板给同学们参考。还附有训练阅读能力的一些小方法给家长参考,希望能帮助同学们提高这一部分的分数。
模板案例
题型一:文章的写作顺序
1.时间先后顺序。
2.地点变换的顺序。
3.事情发展的顺序。
4.按总后分、总分总、先分后总的的顺序。
题型二:归纳段意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题型三:修辞手法的作用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题型四:标点符号的作用
1.--(破折号)的作用
①解释说明;②话题的转换;③表示话语的中断;④时间或声音的延续。
2.……(省略号)的作用
①引文的省略;②列举的省略;③说话断断续续。
3.“”(引号)的作用
①直接引用②特殊含义③强调意思④特定称谓
如何训练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生受用。在小学阶段,就要下气力培养学生认真预习、边读边想、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等等。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能自己去读书并有所获。
就应试而言,带着明确的阅读目的,是培养他们阅读能力、提高语文学习质量的重要途径。语文教材中每单元前都有单元内容简介和阅读指导方向,是锻炼阅读能力的指南和主攻方向。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是在认读的基础上对阅读信息进行消化,加工的能力,是阅读能力的核心。衡量阅读能力的强弱,最主要的是看理解能力如何。
培养阅读兴趣,让学生爱读书、想读书
兴趣是人特有的心理倾向,是一种内在的力量,所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必先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今的孩子读书习惯不好,原因之一是兴趣欠佳。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方式很多,比如老师组织一场故事会或读书心得交流会,家长每天陪孩子读书一小时等活动,为孩子做读书的榜样,并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浓郁的书香氛围。孩子长期生活在一个充满书香的环境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自然就会感知到读书的乐趣,认识到读书的价值意义,从而喜好读书。“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让学生尝到读书的甜头,他们会自觉主动地寻书而读,久而久之,他们就酷爱读书、手不释卷的良好阅读习惯会逐渐养成。
![](https://img.haomeiwen.com/i5358426/9a255d1835332ca3.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