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害怕和熟悉的人搞“心对话”,尤其是共事关系,我提前紧张了好几天,害怕最后搞得跟裸体一样。(其实我没什么见不得人的秘密,只是要面子,俗称“自以为是”)
记不记得电影《非诚勿扰》中,葛优老师在日本的一间教堂里,在洋牧师面前,用了一整个下午时间,倒出这些年积攒的件件往事,像个孩子一样在牧师面前跪地哭诉,重点是,他确定了洋牧师跟他语言不通。
电话接通了,我按照娜娜老师的引导,准备好纸笔,同时大脑也进入了防御状态,对老师的问题时而想含混过去,时而躲闪,无法专注。
插播:要不怎么说大脑有时和你并不一条心呢,你做的事有时候不是发心的,而是受大脑支配,️大脑更像《知否》里的太后大娘娘,不光垂帘听政还要守护阵地控制政权,所以说,那些拖延症、年度目标不兑现......不是你诚心不想完成,是太后大娘娘她不想让皇帝实施新政,只希望皇帝按照旧制运作,所以你想拿下她,得先明白和理解她,顺着她的想法来做,一点一点让她看到小成果、小确幸和对她的保障,这样才能驯服她。
娜娜老师用温柔的声音问我问题,倾听我,不断重复着我得出的结论,一步一步地陪伴我与我心对话,她问我当下的感受......
我的感受?
大脑渐渐进入对问题的思考,和对感受的描述,渐渐放松了下来,不再像之前那样紧张和防御了。
那时感受到内心的憋闷顶着眼泪默默地往外涌,很想忍回去,怕老师听到我带着哭腔的声音,怕丢人。
我越想忍回去,眼泪倔犟又任性得一股一股向外涌,脸被眼泪蜇得十分火辣,也不再顾忌什么......
记得上小学时班主任老师不选我参加鼓号队,可我就是喜欢一定要加入,我自己找音乐老师、找我妈为我争取,一定要加入,最后成功了。
上初中时校乐队选人,我没有基础没有资格参加,我托好朋友的关系进了,在老师想把我刷掉之前,我通过刻意训练自己,用一台键盘大小的玩具电子琴每天练习,最终把曲子拿下在乐队站住了脚。
现在想想,都让我骄傲哒。
后来的我,长着长着,最初的那份勇气却消耗殆尽了呢。总是起起伏伏如同浮萍,有锚却轻得很。
我评价自己是一个自带驱动力的人,做事有热情,也很用心,可是这台发动机的后劲不足,能走出去500米,可是后面的动力就忽然断裂,遇到挫折、卡点,状态就懈下去了,会歇停几天甚至几周。
失去动力时,我会去图书馆找书,想给自己补上燃料,我渴望也有盛明兰的祖母那样的祖母,能给我些精神上的力量......
总得向外界寻找力量,再重新调整重新上路,这是我这14年来(成家独立之后)的重复动作。
也是这次与娜娜老师心对话过程中,我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是“反复”,“生命里”缺乏“确定”。
记得第一次创业失败后,为了学习和成长,我决定到保险公司打工,对领导更存有一种对长辈似的情感寄托,将领导的权威形象设想为父亲的形象,当时的领导是位女强人而且家长制,我既欣赏这种雷厉风行,又希望她在我受伤害时能够像慈父一样保护我。
后来遇到一些困难,希望公司、领导能够保护我帮助我的时候,我发现是自己想要得太多了。(当时的自己,有诸多不成熟诸多执念,思考问题的模型出了问题)。
后来,我不再那么卖力了,心也动摇了,父亲形象彻底崩塌。
在父亲身边时,从来没有从父亲口中得到过表扬、认可和鼓励,你越希望在他那里获得承认的力量,他越是吝啬不给。
所以一个从小就缺乏的东西,长大的过程中怎能善罢甘休,一直在向外寻找着。
我希望在别人那里获得认可、鼓励、确定.......
我感谢娜娜老师,引领我找到了自己的生命密码,我找到了自己一直的徘徊不前,外强中干,自卑气虚,自带驱动力却缺乏长劲儿的根源。
同时,我也获得了新生的感觉,当你能够清晰的识别你系统中的Bug时,同时内心的小孩也站了起来,擦干了眼泪,知道了自己其实并不差,而且还很优秀,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了。从没有过这么爽过,这比看一场美国英雄电影还要过瘾,表面沉静,内心涌动着力量支撑起自己。
之前不是没看过心理学书,还听过两套心理学课,可是这些只能让我明白自己并不孤独,原来我和书中写的一些情况很类似,但最终没有解决问题。跟娜娜老师的这80分钟不同,这80分钟能够梳理起过往的14235天,娜娜老师陪伴着我到达了我的内心,打开了我的心境,将散落在心境中的珍珠拾起来。
老师更是忠实的倾听者,她愿意静静地听你哭,静静地抚摸你的后背,静静地捧起你受伤的心,我心中的“用心和坚定”,它俩向对方伸出了手,牵在一起,这双大手臂将我环抱,给我一种包裹感,我安下了心。
缺失父爱的鼓励、赞美、认可,我心中的小孩,总是扑向父亲的怀抱想要获得温暖,扑过去却是一个虚线的轮廓。
缺爱的小孩长大后:
容易因为挫折和外界干扰而迷失方向,内心的小孩缺乏父爱的确定性和安全感,总希望通过外界的反应来作为自己的方向标,总是认为自己不完美,需要完善自己,自己不够好,搞得自己疲惫不堪,经常需要耗费精力调整自己,然后又重新上路。
前进时缺乏长足的动力,遇到卡点和挫折时,开始怀疑自己,害怕失败,害怕自己的选择是错的,害怕爸爸(父母)的否定,所以迟迟徘徊在门外,找各种借口不敢推开面前的门。
今天用自己的经历,希望为人父母的我们,尽力听懂、看懂、读懂小孩子的心,恰当的给小孩子鼓励和认可,这些都是孩子的燃料,别吝啬,别担心,你的鼓励不会惯坏孩子的,只会给他坚定的确定的信任,他信任你就是信任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