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大早从单位到市里办事,也许是起床太早亦或一路汽车颠簸,下了车有点昏昏沉沉。正好路边有一家肯德基,就进去坐了,要了一杯咖啡,希望可以慢慢清醒过来。
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最好读书。我拿出随身携带的亚马逊电子书,打开一本《唐诗鉴赏辞典》,慢慢就被吸引过去。读懂一本书,读懂一个人,让我有一种幸运和受宠的感觉,仿佛这些人的灵魂就装在这些文字里,此刻与我相伴。这时候想起了一句话:每个人都是一本书。
从物质循环的角度,我们这个世界确实在轮回不止,每时每刻都有生有灭。物质如此,精神也是如此。人把文字装进纸张,于是有了书;万物之精合成人的肉体,万物之情合成人的灵魂,在这一点上人和书可以说非常相似。也因此人和书都在轮回,装什么才显得重要。那么,我们都装进了一些什么呢?
有的人终其一生拼命往肚子里装东西,似乎人生的任务就是吃喝拉撒,却忽视了往自己的灵魂里添加一些东西,肉体和灵魂显得非常不协调,从相貌上也反映出来:肥头大耳,大腹便便,目光呆滞;有的人拼命往自己灵魂里添加东西,却忘了满足肉体之所需,导致身体疾病丛生,反映在外貌上就是精神很好,但瘦弱不堪;有的人年轻时知道往自己的灵魂注入思想,注入爱心,可是随着年轻的增长渐渐忽视了,即使肉体并不缺乏营养,但生命还是很快地衰老。还有的人知道给自己装入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有的人则不加判断地什么都往自己身体里装。因为装的东西不同,导致结果千差万别,人也因此分成三六九等。
历史上有很多流传千古的书,它们承载着人类最美好的感情和思想,承载着万物的灵魂。我们读这样的书,仿佛看到作者这个人,仿佛作者的生命就在这本书里。确实,等肉体灰飞烟灭以后,剩下的只有这本书,一个曾经承载过他的灵魂的东西。那些拼命装载物质的人,除了产生更多的灰烬,什么也不能留下;那些装载邪恶的人,肉体和精神比他人消失得更早;只有那些装载美德与真理的人,即使没有载入书籍,其精神也会被人们久久地铭记在心。铭记一个人,其实是铭记一个人装载的精神。
![](https://img.haomeiwen.com/i11868893/fa2879fca29b61a3.jpg)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他人会读,后人会读,历史会读。为了成为一本好书,我们要不断装入好的内容,酝酿新的内容;不可不装,也不可多装和装错。生命会消失,但生命的光芒可能因为装载的内容而永不黯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