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听了深圳刘静波校长的报告。

刘静波:深圳市龙岗区平冈中学校长,“高质量学习研究”发起人,中国教育学会“高质量学习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五星网状教学模型,七步成师学习设计模型。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关于学习、如何学习的论述。
一、什么是学习?
考题:“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
生答:“我不会让梨。”
老师:打×
开放性思维的题目,×让孩子得到一个经验:说真话后果很严重!
教育让孩子失去创造力不可怕,可怕的是说假话不会脸红。
为什么很多时候孩子说一套做一套,不能知行合一?是因为我们让孩子在三个世界之间来回切换。学校是一方净土,教师带领孩子接受的是纯粹的教育,是对社会美好的期待。然而,走上社会,进入网络世界,孩子发现老师大人的做法竟然和老师说的不一样。所以,对那些主观选择题,我们跟多应该关注孩子的价值观,而不是根据课文内容来评判错对。
什么是学习?学习会带来变化。经验带来变化。学习是基于个人的经验而带来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相对持久的变化。
让学习是一种本能。高质量学习4个标志:更有价值的学习;更主动的学习;更便捷的学习(随时随地);更有效的学习。

三大技术:充分运用心理学教育学脑科学、大数据、互联网技术。
国内学习很传统,很原始。学习是技术活,专业掌握学习技术。
理论中来源技术,自己提取技术。
三种记忆方式:感觉记忆、工作记忆、长时记忆。感觉记忆是输入,工作记忆是运算,长时记忆是储存。
工作记忆空间有限。人可以一心二用是因为运用熟练
外部记忆技术不用脑子记,笔算自动化。
二、学习最重要的是“学生的已知”
奥苏贝尔:学习最重要的是“学生知道了什么”。格里高利在《教学七律》中也阐述了这个观点。
那是从已知直接到未知吗?
刘静波校长提出,在“已知”与“未知”中间还有“必知”。假设要学习的新知为A,需要具备的必知为BCD,那么已知有哪些表现呢?对于旧知,作者列出了6种类型,第1种ABCD型,第2种BXD型,第3种或B或C或D型,第4种0型,第5种-型(负),第6种3+5型。您认为哪类学生拥有最好的学习状态呢?

分析如下:第1种属于超前学习型,不好,因为他已经具备了abcd的知识,所以课堂听讲就会打折扣,学习效果也不好,等于是浪费这个孩子的时间。第2种要掌握a型知识,恰巧有必知的三种知识,这是比较好的状态。第3种,属于残缺不全型,不好。第4种,0型,即什么知识都不具备,肯定不好。第5种,负型。不但不具备知识基础,还有很多的坏毛病坏习惯,比较头疼。第6种就是第三和第五的结合。可以通过查漏补缺和纠错来转化。所以最好的已知现状是第2种和第6种。
我的思考:
1.我们在进行教学时,都是从自己的预设出发,谈到学情的关注,只会表面化的说已经具备了什么知识,什么能力理解等,而不会细化到具体的知识点。
2.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在这里得以体现。每个孩子的已知表现状态都不同,所以十一学校一个学生一张课表,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学习者,非常适合个体学生的发展。
3.教学准备时,研究教材很重要,研究学生更重要。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我们应该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