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145)读《华杉讲透论语》45: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1145)读《华杉讲透论语》45: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作者: 静迎 | 来源:发表于2023-06-07 09:14 被阅读0次

原文: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话一般人都不爱听,或胡乱点头:“嗯!嗯!”却不往心里去体会。因为人人都想要利呀!你说要利就是小人,要义才是君子,那我就只能是小人了。这义利之辨,若是被解成君子就不要利,只要义,那便成了伪君子。

“喻”,是知晓、明白。喻于义,就是把义不义弄明白;喻于利,就是把有没有利弄明白。君子喻于义,君子做事,必辨其是非,合于义就做,不合于义就不做。有义有利,则取。不义之财,不取。

小人喻于利,小人做事,只计较利,对自己有利就做,别说对别人义不义,对自己的后果都顾不上,所谓小人无忌惮也,见小利而亡命也!

君子喻于义,就不会为利所迷惑,也不会迷失方向,专注坚持于自己的使命。

小人喻于利,就像猴子掰苞米,今天干这,明天干那,每天都在找机会。

因为孔子、孟子都老把义和利放在一起说,给人感觉形成了一个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人们就不太好接受。回顾历史,多少大恶人,也荣华富贵,还得以善终,人们心里,就难免觉得还是利重要。

义和利没有必然联系。利,是你自己的本事和机缘,义,是价值观的选择和做事的态度、原则。

君子喻于义而不喻于利的价值在哪里呢?或者说,义的“利”在哪里呢?

在于心安。

喻于利,不等于你就能得利,反而是患得患失,诚惶诚恐,心不安,各种纠结,各种焦虑,各种废动作、乱动作,最后一无所获,悔之不及。

喻于义,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专注坚持于自己的使命,能抓住机会,能拒绝诱惑,生知安行,不疾而速,静候佳音。

有人又要问了,静候佳音,这样行吗?如果坚持了一辈子,也没佳音,没有成功呢?

那就接受结果。

人们总是对结果不接受,总是想改变结果。但为改变结果做出的各种折腾,往往并不能改变结果,而是越陷越深,越挣扎离目标越远。

君子也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只是安心做自己的事罢了。

安心做事,接受结果,这是君子喻于义,对自己心理健康的最大价值。

相关文章

  • 好书记录v20190217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 《华杉讲透论语》 《华杉讲透大学、中庸》 《华杉讲透孟子》 《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

  • 《华杉讲透论语》

    《华杉讲透论语》 ...

  • #华与华书房#五个儒家论【1】忠

    前天写完了《华杉讲透大学中庸》,完成了我写儒家经典注解的计划。《华杉讲透论语》去年已经出版,《华杉讲透孟子》今年三...

  • 这5本书,今年读透1本就了不得

    一,华杉讲透论语 论语是国学经典,排在首位毋庸置疑。然而原著比较难懂,找一本好的论语解读书很难,而《华杉讲透论语》...

  • 「解」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做人应该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因为收获不是自己能掌控的。 ——曾仕强 做人“不问耕耘只问收获”,那么他是...

  • 华杉讲透《论语》感悟2—孝悌即为仁之根本

    华杉讲透《论语》感悟2—孝悌即为仁之根本 今天继续读经典—华杉讲透《论语》,学习了学而篇中的孝悌是为仁之根本,原文...

  • 9.28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加油

  • 2018-08-01

    昨天,朋友送了我们家一本华杉讲透《论语》,惊喜,因为正在得到里面听华杉讲透《孙子兵法》。 平实的语言,还原了...

  • 254

    最近打算好好读一读《论语》,先是找了好几个讲论语的书,比如《论语别裁》、《孔子的智慧》、《华杉讲透论语》、《孔子传...

  • 反思:正心

    《论语》读完了,今天开始读《孟子》,还是华杉老师的《华杉讲透孟子》,全书开篇第一章就是大家熟知的孟子见梁惠王,原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145)读《华杉讲透论语》45: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cun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