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5928508/6696a8116547512f.jpg)
正在准备参加正面管教家长讲师的培训,导师推荐了一系列正面管教的书籍,今天想和大家一起分享《孩子:挑战》这本书。
首先我想先分享一下自己的故事。今年2月份,我带着5岁的女儿参加了她所学习的英语机构组织的香港游学,每天的行程相对较满,且我当时处于生理期,身体也很不适。小孩子出门甚是开心,一天下来也很疲惫,晚上回酒店的路上,一路吵吵闹闹要抱,我告诉女儿,妈妈不舒服,很快就到酒店了,坚持一下,女儿不依不饶,一路哭闹,在地铁里也放声大哭,当时我觉得十分恼火,一是觉得女儿不体谅我,二是觉得公共场所下很没有面子。最后的结果就是当地铁到站时,我一把把女儿从地铁里拖出来,往地上一扔,咆哮的说:“你慢慢哭吧!”转身就走了。同行的老师,也就是我后来家长课堂的导师,把我女儿带走,然后对我说,我建议你可以来学习一下正面管教家长课堂。庆幸的是,我利用五一假期去学习了,在“能力巨人”、“丛林”等活动中,我感觉到了孩子的无助,和心里上的承受,当时我就哭的稀里哗啦的,觉得我自己是一个恶毒的妈妈。从那以后,我开始慢慢的改变,通过学习到的一些方式方法,如:积极暂停,行大于言,不用“不”语言等。我发现,原来的我每天和女儿在一起觉得是水生火热,而现在,慢慢的都是乐趣,女儿也变得很懂事,很阳光,当我遇到烦心事或者没有控制住情绪时时,她也会过来主动抱抱我。她还会问我:“妈妈,有教小孩子如何管教自己的吗?这样我学习以后,就可以自己管好自己了。”我很感谢正面管教带给我的改变,所以我决定继续学习下去,有资格去带领更多的家长去改变自己,改变整个家庭。
回到《孩子:挑战》这本书上,作者鲁道夫.德雷克斯是这样介绍的:从“独裁的阶级社会”到“人人平等的民主社会”,现代社会正在经历深刻的变化,民主不仅是一种政治思想,也意味着生活方式、育儿方式的改变。如何在尊重孩子、给孩子平等自由的同时,让孩子尊重规则、承担责任、赢得合作,这是现代教育的基础课题,也是现代父母要面对的永恒挑战。
现在大多数的家庭,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本来不想打骂孩子,但是一遍又一遍的说教后,你已经失去了耐心,火不打一处来,直接动手。又或者无比的迁就孩子,想要什么给什么,想干什么干什么,有的甚至已经超出了家庭的承受能力,自己粗茶淡饭,省吃俭用,也要满足孩子。还有一类,当打骂已经无果时,只能开始纵容。这时候,我们感到无能为力,不知道该怎么做。《孩子:挑战》这本书中每一章节里都有真实鲜活的案例,真实的反应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案例后加上对事情的解析和解决方法,让我收获颇多。
首先,我明白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平等和尊重。平等,是每个人都有自己做决定的权利。尊重,是说我们将孩子看作和我们自己一样,是个享受同等决定权的人。让孩子承担责任,尊重规则,则是我们家长的一种挑战。
其次,孩子有不当行为时,通常是因为他们拥有了一个错误目标。寻求过度关注、权利之争、进行报复、自暴自弃是孩子不当行为的四个目标。书中有很多实例,隐藏在孩子不良行为背后的错误目标非常深远牢固,孩子那些让人生气的行为,不是通过一次正确的回应就能够得到解决的。我们需要改善自己,真正了解孩子,才能够帮助孩子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
第三,鼓励和赞美,这是一门语言艺术,我很难区分赞美和鼓励的细微差别,经常会觉得赞美就是在鼓励。后来,通过书中案例,了解到鼓励是鼓励孩子的行为本身,让孩子有更多的动力让自己进步,而且还需要适当。
第四,不要用大人的角度去判断衡量孩子的行为,要用于让孩子自己去面对和尝试。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妈妈退后一步,和孩子保持一段距离,伸出手在孩子差一点能够到的地方。这样,妈妈鼓励了孩子,也给予了孩子足够的空间,这样也适合孩子生活中的其他内容,我们向后退一步,给孩子空间,给孩子鼓励,但不插手。”我们要培养孩子有勇气去面对失败,让他们从失败中获取经验。
最后,本书最后附录中,给了实例,让我们思考:这是怎么回事?家长的言行违反了什么原则?可以怎么改善?同时告诉我们,不要去分析孩子的行为,而是关注家长和孩子的互动,更加有效的培育孩子,知道在孩子有挑战行为时,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同样,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没有唯一和标准的答案。只是我们要试着去改变,去学习,去应对。希望我们可以重新审视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让每个家庭都变得和谐。
PS:此篇文章发布于已获得讲师认证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