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冯骥才

001
人一走,留在家乡的童年和年少就像合上的书。往昔美好的故事,亲切的人物,甜醉的情景就像鲜活的花瓣夹在书页里。再翻开都变成了干枯的回忆了,谁能使过去的一切复活?那去世的外婆,不知去向的挚友,妈妈乌黑的卷发,久已遗失的那些美丽的书,那跑丢了的绿眼睛的小白猫……还有快手刘。
——《快手刘》
002
永恒,一个所有地球生命的终极追求,所有艺术生命苦苦攀援的极顶,他又是无法企及的悲剧性的生命境界。从蛮荒时代到文明社会,人类一直心怀渴望,举手向天企盼神以示永恒。面对天体,我们何其渺小,面对永恒,我们又何其短暂。尽管如是,地球人类依旧努力不弃去理解永恒和走进永恒。我们无法到达的是永恒,我们永远追求的也是永恒。
——《天籁》
003
只有抓住自己的今天,自己的现在才是最现实的。而且我还深深地认识到,青年时以为自己光阴无限,很少有时间的紧迫感。如果你正当年少,趁着时光正缓缓而亲热地围绕着你,你就要牢牢的抓住它。那么你就有可能把这时光变成希望的一切。你如果这样做了,你长大,不仅会做出一番成就,而且会成为一个真正懂得生命价值的人。
——《哦,中学时代》
004
呵,生活,你真迷人。哪怕是久已过去的,也叫人割舍不得;哪怕是不幸的,也渐渐能化为深沉的诗。
——《书桌》
005
此时,每一个墓穴里安葬着一个故事。小说家的故事是虚构的。他们的故事却是真实的,他们的容貌,个性,过失,业绩,命运以及真切的内心无从得知,只有任你去猜,一大片人生的想象构成目的无限的空白。仅有的提示,便是墓碑上的铭言。我最喜欢伫立在这些陌生人的墓前,默默读着这些碑文。
死亡是伟大的平等,也是伟大的自由。
——《墓地》
006
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在书里。世界上没有的一切也在书里。把宇宙放在书里还有富余。
——《摸书》
007
可我一直不解的是,您经过那么多时代的不幸,对人间的诡诈与丑恶的体验比我深切的多。然而,您为何从不厌世,不避世,不警惕世人,却对人们依然始终紧拥不弃?痴您那句常常会使自己陷入被动的无限美好的格言“有了爱,便有了一切“?这到底是为了一种信念,还是一种天性的使然?
——《致大海,为冰心送行而作》
008
读书是欣赏别人,写书是挖掘自己。读书是接受别人的沐浴,写作是一种自我进化。一个人的两只眼用来看别人,但还需要一只眼对向自己,时常审视深藏自身中的灵魂在你挑剔世界的同时还要同样的挑剔自己。写作能使你愈来愈公正,愈严格,愈开阔愈善良。你受益于文学,首先是这样的自我更新和灵魂再造,否则你从哪里获得文学所必须的真诚?
——《无书的日子》
009
艺术家就像上帝那样,把个人的苦难变成世界的光明。
——《看望老柴》
010
历史是时间创造的。所以它又是一种时间美。我们通常看不见时间的。但如果你留意,便会发现时间原来就停留在所有古老的事物上。比如那深幽的树洞,凹陷的老街,泛黄的旧书,磨光的椅子,手背上布满的沟样的皱纹,还有经营而飘逸的银发……他们不是全部带着岁月和时间深情的美感吗?
——《古希腊的石头》
011
然而,人不能只是被动的被记忆,我们还要用行动去创造记忆。我们要用情感,忠诚,爱心,责任感,以及创造性的劳动去书写每一天的日历,把这一天深深嵌入记忆里。我们不是有能力使自己的人生丰富,充实以及具有深度和分量吗?
现在我来回答文章开始时的那个问题,或者说日历教我随时感悟自己的生命,并教我思考如何珍惜它。
——《日历》
012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珍珠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