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何才能不焦虑

如何才能不焦虑

作者: NaNa写字的地方 | 来源:发表于2018-12-18 11:31 被阅读100次

自我认知,听起来好像是挺专业的名词,但实际上是我们每个人都在做的,对于我们自己来说,非常重要的事情。

每个人好像都有迷茫的时候,觉醒得早一点的,会在高考结束、迈入大学的那段时期,觉醒得晚一点的,也会在大学毕业、进入社会的那段时期。再或者,浑浑噩噩工作好几年,却觉得自己一无所获,毫无成就的时候。

我从小就羡慕两种人。一种是从小就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想做什么,这一生的使命是什么的人。好像路就在那里,只用安心地走下去就好。一般这样的人,都是有天赋的人,这种天赋明显到,他和他身边的人都很清晰地看到了这一点。比如从小就特别喜欢画画的人,喜欢音乐的人,喜欢物理的人,喜欢写作的人。比如梵高,比如达芬奇,比如肖邦。

另外一种人,恰恰相反。他们普普通通,没有什么特别的天赋,可能一辈子都过着平凡的生活。但是他们从很早就接受了这种平凡,并且在这平凡的生活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找到了乐趣,十分地安于现状,过着心满意足的生活。

然而,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是这两种人中的一种。我们大多数人,都处在这中间的位置。

我们虽然不是天才,但是也不笨,小时候上学可能还在班级里名列前茅,又或者总是被老师夸奖你很聪明,也会被父母寄予厚望。在学习上,我们似乎也不怎么吃力,虽然不能说一学就懂,但临考试之前抱抱佛脚,也能拿出不错的成绩。

更或者,我们还都有些喜欢看书,尤其是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书里的世界是那么有吸引力。但我们也没有那么热爱看书,没有把图书馆里的书都翻阅一遍,有更有意思的事情,比如说有小伙伴约着出去钓龙虾,有新的电影可以看,我们就会果断地放下手里的书。

多愁善感的年纪,我们可能还会写些东西,一首诗,一篇散文,一部在班级里传阅的小说,又或者是给女同学的一封情书,甚至是每天一篇的日记。我们或多或少,都做过作家的梦。

但是当我们高中毕业,步入大学校园,你身边都是跟你差不多的人:他们也聪明,也读书,也写东西,学习也好,甚至,许多人的家庭也比你好,人家还会弹钢琴,跳芭蕾舞,上台演讲。

对于许多人来说,离开家乡去到大学,是第一次觉得,自己好像也没那么特别。自己好像还没有找到自己最擅长的最想做的事情。觉醒早一点的人,在这个阶段就会觉得非常迷茫,非常焦虑,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不知道前路在何方。

而离开象牙塔,进入社会之后,这种迷茫会更加深切。中国人是少有职业教育这一说的,除非家里的长辈是受过高等教育,有远见,社会地位比较高的人,子女才有机会早早了解这个社会的现状,早早做好职业规划。然而,新中国成立也就70年,改革开放也才40年,中国人民洗脚上岸才几十年,大部分普通人,都是要自己迈入社会,才发现原来职业千千万万,不是只有老师,医生,科学家。很多职业我们听都没有听说过。

我们可能被毕业的人流裹挟着,跌跌撞撞地冲入社会。我们可能找了跟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也可能机缘巧合从事了自己听都没听过的职业,又或者,听从了长辈的安排,回了老家进了事业单位。而等我们惊奇地走过这些从未经历过的流程,终于站定的时候,时间一晃就是两三年。

而这段时间,迷茫达到最顶端。我们已经开始工作,已经独立生活,真正意义地长大成人。但是我们好像还没有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还没有找到自己擅长的事情,还没有想清楚自己所热爱的东西。因为我们大部分人都没有。更糟糕的是,我们好像突然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

在学校里,有成绩排名,有分数,有专业,你可以对自己有清晰的定位。然而在社会上,你看不到整个社会的全貌,你混杂其中,只能以身边的人作为参考。你突然发现,身边的人好像都比你聪明,比你努力,出发得比你早,他们每个人,看起来都好坚定,胸有成竹,每个人好像都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知道自己即将做什么,只有你一个人,还在迷茫着。

我们好像并没有特别喜欢的东西,也没有特别擅长的东西,好像也没有那么聪明。但是我们又觉得自己是特别的。不一样的。可以做点什么事情的。很多时候,成熟的第一步,就是明白自己其实就是一个普通人。

而自我认知,是迷茫和焦虑的下一步,你必须要走的那一步,而且是要反复走好多遍的那一步。中途可能滋生更多的焦虑与挫败感,很可能会自我怀疑自我否定。会失望,对自己对世界。会愤怒,会嫉妒,会不甘。这些都是我们每个人走这条路时会经历的。

但是如果你不去努力地认识你自己,了解你自己,随波逐流,浑浑噩噩,那么这一辈子,你可能都生活在这种迷茫,这种不甘,这种愤怒里。人生是向上走,还是向下走,很多时候都取决于这一过程。

幸福感的产生,来源于外部世界与内心认知的统一。你只有认识你自己,了解你自己,知道自己的热爱在哪里,知道做什么事情自己会开心,知道自己擅长什么,知道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才能找到自己的路,你才能跟自己和解,你才能抛弃那些负面情绪,坚定地踏上征程。而这些东西,学校是不会教你的,老师是不会教你的,你的父母,也不会教你。

但这种自我认知,除了去反思自己这一路走来的经历,去观察身边人的经历,去思考原生家庭对自己性格塑造的影响,去了解大环境的限制以外,最重要的,不是闭门造车的思考,也不是去网络上做各种性格测试职业测试,而是脚踏实地地、真枪实战地去做。

简单来说,就是试错,去尝试各种可能性,去触摸各种界限,唯有如此,你才能真正地了解,自己以后的人生,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想要跟怎样的人一起生活,想要做什么样的工作,喜欢什么样的生活状态,讨厌什么东西,无法忍受什么东西,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

这些都是非常私人的喜好,别人的经历无法告诉你,书里的知识无法告诉你,性格测试无法告诉你,只有你自己,可以告诉自己。

并且,这种自我认知,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行为。因为你会不断变化,社会会不断变化,环境会不断变化,这世间的一切,都在不断变化着。你这一生,都需要不断地认识你自己,达成内心认知与外部世界的和谐和统一,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过着幸福满足的生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才能不焦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dbk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