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立太子的旨意下来之后,陛下缓缓地说道:“ 原定正月初一立太子,今来觉得越早越好,就在十月初一吧!”这个时候,礼部的老狐狸们就站的出来:“陛下,这不合理法,天子之储,怎可随意立废。当在正月初一,才不引上天震怒。”
“朕从来不信什么鬼神之说,到初一再立已经是对你们所说的上天唯一的尊敬了。”陛下的话何等狂妄,上天?何等厉害的,虽然楚年风一开始是十分的相信鬼神之说,可自从那一日脑子中进了新的记忆,自己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谁都是第一次当太子,有的皇子一辈子都当不上,楚年风对这一次典礼:三分兴奋,四分好奇,还有三分是担心。日子永远都在你不经意间就过去了。转眼之间就到了十月初一,进入十月,北边开始飘雪,南边还才是深秋。不是非常寒冷。
只见紫金山方天台上,有一位身穿黑色龙袍,对这一次典礼十分庄重的男子终于向上天跪了下去。只听旁边的太监高声叫道:“天子敕曰,求上天保佑,皇长子楚年风,字逍遥,是为嫡长子,按礼法当立为皇太子,加之爱民如子。德才兼备,文武双全。明事理,懂人心,有帝王之姿,有帝王之貌,深得朕心,敕曰,更为皇太子,迁东宫。顷此。望上天护佑!”这道旨意定不是陛下写的。肯定是礼部的人写的。
楚年风安然地跪在那里,看着父皇规规矩矩的做章程,不由感觉到十分的惊讶。陛下拿起紫金冠,庄重地戴在了这位皇太子的头上,洁白清秀的手为自己这个儿子系绳子。皇太子跪了下来,假模假样的说:“父皇万岁!”随后站了起来,站在一旁。毕竟除了自己,自己的弟弟们自然有封赏, 悄悄回头一看,只觉得方天台太高了一些,台阶下边,台阶腰上,密密麻麻站满了王公贵族亲王宗室。
“皇次子楚年益,是为次子,按礼法当立为辅政王!加之德才兼备,文武双全。深得朕心,敕曰,更为辅政王,迁王府,升亲王!顷此!”这一道,大家都没有想到,12岁的亲王极少,下面的大臣们面面相觑,不知道陛下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真是搞不懂!
“皇三子..........”
“皇四子......”
“皇五子.......”
.........
.........
八位皇子都成了亲王,辅政王、康王......安王.....”到了五皇子,后面的都不封了,毕竟后面的太小了,当亲王......终究太过了。这一次封太子大典,让这位太子想起了,重阳夜宴时,南北两国签订条约,互相交换质子, 这都已经经过了整整一个月了,貌似双方都忘记了这件事。这位太子殿下还是有些惊讶的。心想俩个皇帝,也不可能记忆力这么差。只可能有一个,他们不约而同地都“忘”了
下了方天台, 只见到一个最近摆脱不了的清秀少年......
“哟,我现在是不是应该叫你太子殿下了呀!”那位大宗师的清秀少年问道。
“你我不熟,谢谢。”
“你这个说话方式不正常啊!牛头不对马嘴,你谢我做什么?”
太子漠然无语,自己忘了他这个语言系统不是这个时代的人能听得懂的。
“来背一首诗吧!”
楚年风听到这位大宗师要求自己背诗,不禁心里笑出了声。武道大宗师让自己读诗?哈哈哈哈哈哈。
“你听得懂吗?”这位太子嘲笑般的对这位大宗师说。
“你别管了,我听着就是。”大宗师回答他。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一口气背了这么多,他抿了抿嘴。
“这诗写得挺好的,只是这是哪个朝代哪个人所做?”
“不瞒你说,就是我朝。”
“谁?”
“楚年风。”
这位大宗师完全不敢相信,深深地怀疑起了这位太子殿下。
这位太子殿下也不相信大宗师这些天竟然连风靡金陵的将进酒都不知道。深深地怀疑起这位大宗师。
他们俩就这样互相怀疑,用十分不平常的眼光互相打量了好久好久。最终同时开口:“你骗我!”又是几乎同时开口:“我骗你什么?”太子和这位大宗师都一时间无语了。太子殿下不想再跟这个他眼里面的“智障少年” 多说一句话,智力是会传染的,知道吗?他心里问了自己这个问题。反问句问得好,把自己给问住了,他也不知道自己面前的这位大宗师究竟对自己有什么迷恋的,阴魂不散的跟着自己。真是讨厌!
日暮了,众人回到了宫中,太阳缓缓的印着紫荆山巍峨的山峰下山了。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楚年风豪放的声音响彻云霄。
今儿实在不知道写什么好,都开始写立太子了,写的有些含糊,主要今日事太多,真的很抱歉看小说的书友,道歉!明天多写一些字!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