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书法家鲍贤伦先生是浙江鄞县人,1955年1月生于上海,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浙江省文物局局长。
鲍贤伦先生在中学时自学书法绘画,1974年师从徐伯清为入室弟子,临习楮遂良楷书,孙过庭草书及徐氏小楷,贵州大学读书时得姜澄清指导,涉猎书史、书论。
鲍贤伦先生于1980年又得陈恒安指教,于汉碑、魏碑、汉简临学尤勤。他的书作多以汉碑略参简书笔意出之,笔势灵动,浑穆而润雅,偶作草书亦于“二王”法外略参简书意趣。
鲍贤伦先生书法作品1981年参加全国首届大学生书法比赛,获一等奖。 1982年作品参加全国中青年书法家作品邀请赛,参加中日书法交流展。
鲍贤伦先生擅长隶书,他在隶书创作中,不是机械地顺应隶书的历史贯例,延续经典的模式,而是追本溯源,深造高古,径直从上古隶书的源头,创作出有自己风格的隶书,既合于古,又适乎今。
他在表现隶书书体个性的同时,又表达自己的书法个性,从创作中获得纵心奔放、恣意豪迈的精神体验。
篆书、隶书强调的是大格局、大气象,很多书家都在努力体味秦汉的气氛。但是,大部分书家认为注重技巧,掌握了书法技巧就能创作了,其实是不对的。
当代很多书家写篆隶,很多人的技巧也不是从秦汉那里得来的,仅仅是当代人之间的影响。当代隶书创作的主要弊端是路子太窄,受当代人的影响太大。
隶书的高峰在秦汉,秦汉人是自然而然地写隶书,现在书家写隶书的很多,写出韵味的却少之又少,原因是不入古,现在的书家只有入古,才能有自家面目;只有真正入古,才能开出新路。
写隶书有古意很重要,但不要为了求古意而去求古意。古意是对碑、简的忠实临写和悉心体会中才能渐渐悟得。
鲍贤伦先生告诫学书者:初学书,力避印刷体的影响;稍有成效后,力避时人的影响,才有可能与古人亲近。
鲍贤伦先生的隶书作品!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关注书画类资讯城市画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