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年节是庆祝新的一年的开始,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早最隆重的一个节日。开始叫“元日”,后来叫元旦。五四运动之后,始用世界通用的阳历纪年,为了区分阳、阴二历故把阳历年称元旦,阴历年因在立春节气前后,故叫春节了。
相传远古时期,有个叫“夕”的妖怪每逢年底,就出来伤害人畜,无恶不做。人们每逢此时惊恐万分,提心吊胆。听人说妖怪怕红、怕响,人们就在门上贴红纸、放鞭炮,以吓唬妖怪,但仍无济于事。
这时候,村子里有一个叫年的少年,武艺高强,一身正气,发誓要灭掉妖怪,为民除害。傍晚时分,阴风四起,飞沙走石,那叫做夕的妖怪又来祸害人啦,那个叫“年”的英雄,拿起武器,抖擞精神,和妖怪夕大战了几个时辰,终于在半夜时分杀死了夕。人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敲锣打鼓,燃放鞭炮,庆祝大英雄年除掉夕,大胜而归。妇女们在家包饺子,慰劳精疲力尽的英雄年。
为了记念这一天,人们以后到了每年的这一天,都在门上贴红纸(后来演变成对联,)放鞭炮,大家高高兴兴聚在一起,谈天说地,坐等半夜,迎接新年钟声的敲响。这就是除夕迎年的来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