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成才的保障。
如果孩子眼里所见的,尽是混乱、无序、乌烟瘴气,他的后半生注定动荡,缺乏方向感。
父母打造出来的环境、氛围,每一个细节都会把孩子带往不同的未来。
一个家最好的模样,就是闻到书香,听到安静,看见从容。
闻到书香1、闻到书香
杨绛从小爱看书,一天不读书生活不好过,一周不读书感觉白活了。
和钱钟书相识清华园,因为同样爱看书的喜好走到一起,还相约要把学校图书馆的书读完。
后来他俩成了家,家里到处都堆满了书。
在女儿钱瑗面前,更是惜书如命,“疯狂”读书。
很快地,几个月大的女儿开始对父母整天捧在手里的书产生好奇,摸了一次、两次……也本能地认定书是好东西,经常主动去抓父母手里的书。
为了更好地引导女儿看书,杨绛特地买来高凳子和一大本《丁尼生全集》,任由女儿坐在上面,学父母的样子拿起铅笔在书本上乱画一通。
家里常常是这样的画面:
两个大人在看书,一个小女孩安安静静一个人坐着画书玩。
等女儿到了懂事的年纪,根本不需要别人教,自己已经疯狂爱上看书,11岁就把各种古典小说和文言文烂熟于心。
说起女儿,一向低调的杨绛忍不住夸赞:
“阿媛是我生平杰作,钟书认为的‘可造之材’,我公公心目中的‘读书种子’。”
正是长时间沉浸在书本的世界里,钱瑗年纪轻轻就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
24岁留校任教,成为北京师范大学第一批外语系语言文学博士生导师。
脑科学专家洪兰一直呼吁,父母要引导孩子多阅读,少看电视。
往小里说,当孩子逐渐变成流利的阅读者,大脑得到极大地开发,越看越聪明;往大里说,看书可以开拓孩子的眼界、培养心性、塑造人格。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那些从小被父母引导爱上阅读的孩子,大多都是学霸。
白岩松平时工作忙,管教儿子的时间少,最常做的就是把书放在家里,随处可见。
儿子耳濡目染,对各式各样的书也产生兴趣,化身为“书虫”,基本不需要父母费心。
西塞罗说:“没有书籍的屋子,就像没有灵魂的躯壳。”
家有书香气,孩子有自己的精神归宿。
无论日后去到哪里,他翻阅过的书,读过的文字,都能成为成事的指南,给他最好的归途。
听到安静2、听到安静
教育孩子时,声音越大,彼此的隔阂也越大,孩子的心也被推得越远。
俗话说,有理不在声高。
高分贝的斥责走不进孩子的内心,解决不了问题。
只有改变语气,降低分贝,保持安静与平和,才能唤醒真正的教育力量。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处理同一件事时,用低声调孩子更容易接受。
最好的沟通,往往是安静和轻声。
不管发生什么,都把温柔留给家人和孩子。
家庭安宁,父母性情温和,能让孩子感觉到源源不断的爱意,孩子更容易成为有温度的人。
孩子被温柔以待,内心就越柔软、越富足,未来的人生路走得越远越稳。
看到从容3、看到从容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有自己的轨迹和定数,父母没办法,也不可能让孩子完全按部就班,照着父母的要求来。
放平心态,静等花开,孩子才能淡定平稳按着自己的节奏,慢慢回归正轨。
健康的亲子关系,应该是孩子因自身的成长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引发负面情绪后,父母能够平稳地接住,从而帮忙化解,帮助孩子更好成长起来。
一个从容的父母,看到孩子的问题后不过分敏感,会让孩子感到安心、自在。
当成长氛围充满自由和轻松,孩子才能专心按着自己的节奏,充满底气去应对挫折,关怀自己,善待世界。
父母存在的意义,不是给予孩子舒适而富足的生活。而是当孩子想到父母时,内心会充满力量、感受到温暖,从而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以此获得人生真正的快乐和自由。
良好的情绪,松弛的氛围,正向的示范,就是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滋养。
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守得住宁静,也经得住挫折,扛得住风雨,一辈子内心富足。
愿我们都能为孩子缔造一个洋溢着书香、笑语和温暖的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