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了《有效主题班会十讲》,从专业层面来审视自己的主题班会,然后,在回到阅读中,和书中的文字又一次碰个面,继而,开始反反复复的实践,是真正的实践,这一点我在上一周的交流中就说过。
人是在实践中成长的,我的成长也不例外,从开学以后,到现在将近十周了,每周一次主题班会,班会的美容涉及到方方面面,班会的形式丰富多样灵活多变,好让自己有一个慢慢寻找的过程,也可以说是在不断地寻找中,一个新的我悄悄的形成了。
何止是“新的我在悄悄形成”啊,孩子们也有了这样一个自我认识自我形成的过程,他们和我是一起的,就像我们的幸福是一起的一样,通过这一系列的主题班会,我们有了一个成长的过程,在我们都还没有意识到的时候,就被周围的人发现了,他们惊喜的喊了一嗓子:你们咋这么棒呢?
是啊,就像春天来了,树木绿了,风变暖了,万物开始成长了,我们也有了自己的春天,真正的成长就应该是这个样子,自己还没有觉察到,就已经变好看了,信心也足了,精神也好了,谁看到都会叹息一声。
就连我们自己也越来越骄傲了,变化或许感觉不到,但是,成长的力量已经蕴满了心间,化为一股子磅礴的力,激荡着自己磅礴向上,一个生机无限的班级,所有的孩子都变得“和别人不一样了”!
回头头来,我们总结一下成功的主题班会该有的样子吧:首先是参与度,能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参加,让所有参加的同学都成长,让所有的成长都是幸福的,这实在太重要了,把孩子们领进主题班会,让他们成为主题班会的主角。
这让我想起来一个例子,那是我们刚刚开始这个学期的时候,很多孩子习惯了传统的班会,老师在上面说,他们在下面玩,就好像这个教室里有两个存在,学生的是随意的,我们教育者是辛苦的。
可我想要改变了,为此,我先给他们讲了主题班会,告诉他们大家要一起参加,最关键的是,我们要有主持人,要有发言人,还可以对发言人的发言进行讨论。
开始是困难的,结果,我们越来越好,只要我们一起努力,参与的人越来越多,刚开始宽容一点,兴趣度高一些,话题的选择也很重要,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大家参与!
其次是完整性,一节班会课,和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是一样的,想要让学生有成长,一定要在完整性上进行努力,简单来说,就是他们应该是一节课,课该有的,在这里都要有,课能带来的,这里也应该能带来。
当然了,我们最容易忽视的,课堂的节奏和课堂的流畅,在这里也都要更好的体现,因为没有了显性知识的模块化,生活教育在这里可以大张旗鼓,形成强大而有生动的力量,让所有孩子都拥有杜威所说的“生长”和“体验”。
我们要有教育目标,对,是教育目标,要用这个目标来检验一节课,最好把这个目标提前给学生说一下,让学生在学完以后,能够很清晰的知道,自己有哪些地方做到了,还有哪一个地方参与的不够好。
不得不说一下导语的出现,不管是学生为主,还是教师引导,保障一开始的“心向往之”,让学生不知不觉走进这节课,都太重要了,这也是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越来越清晰的意识到,自己应该进行努力的,最可以让我成长的地方。
最后说一下兴奋点吧,主题班会的价值就是让学生更爱这个班,更爱这个教室,更爱这里的老师,也更爱自己的同学,所以,“爱的情绪”的行程太关键了,这里的“爱的情绪”,我想说的是教育者要先有,从而让学生接着有。
这不是强制的,强制制造不出来爱,有智慧的努力可以,尤其是所有人的一起努力,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在一个固定的时间内,把所有的人都吸引进来,和他们共赴高潮,享受精神酣畅所带来的最大愉悦,这需要做一系列的努力。
形式也很重要,很多人都忽略了,比如说让学生回到操场,再比如说我们可以把家长朋友请进来,其他老师,甚至于学校领导,都可以请进来,让孩子近距离的看一看,对他们的情绪高涨很重要。
有了以上这三点,还需要做的,就是把他们整合,能不能让他们在一节课上,恰到好处的流淌,形成一种缓缓润泽的滋养,我一直都在寻找,也许我又要看一看这本书了!
如果让我来选一个主题,设置一次主题班会的话,我的主题班会设计应该来源于孩子们的生活,是他们需要的,也是我应该给他们的,不如,用《主题班会十讲》所提到的一个“感恩”,我们的感恩教育应该是个系列,但拎出一节课,至少可以让自己和学生完成一次相互走进,这是我设置一节课的起点。
我们先从导语开始吧,图文结合是我的选择,有一个可以打动孩子们的视频,应该不是很难,需要做好的是我们的设计,如何把这样的材料设置进去,形成这节课的第一个亮点,让学生来主持这节课吧。
需要给学生分组,我们班习惯了六个组,我依然分成六个组,习惯了的事情,如果不是特别必要,我感觉还是让学生“跟着感觉走”更好,因为这样在活动内容做出努力,而不是进行伤筋动骨式的改变。
最主要的是内容,形式的变化是滞后的,要不,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从几个方面入手,比如说主持人和发言者,还有主题提前告知,我们一定要最早告诉学生,好让他们有所准备,一定是要有所准备的。
就像书中所说的,我们可以要求孩子给家长洗脚,也可以把这个要求变成一个活动,但这个活动应该是在家里先做了以后,再在教室里回报,爱是相互的,爱的力量需要的是一起努力。
但爱也有一个前提,就是他有私密性,把大家都召集到教室,让孩子给家长洗脚,这扭曲了爱,会让孩子和家长都误解爱,是他们再也爱不起来课,相似的情况时有发生,而我们却乐此不疲,这也可以给学生讲一讲。
要让学会爱,让他们能够合理的爱自己应该爱的人,给爱一个渠道,一个可以让对方明白,也让自己清楚的,越爱越幸福的机会。
在主题班会上可以进行体验,只不过这只是一个开始,或者说只是一个高潮,在“爱”之前和“爱”之后,我们还可以做得还有很多很多,这就是作业了,把作业留给学生,让他们时不时的做一做。
想要强调的是留痕,把一节班会课的资源留下来,整个过程有很多瞬间,也有很多徜徉,刻录,或者是选取,选个机会,让孩子们看一看,也许,一下子就想起来了,他们会更加感动,为这节课上的自己。
如果是走偏了,马上就会走回来,因为他们会在过去中看到自己的未来,这也是我设置“感恩”主题班会的一个目标,把这个目标实现了,接下来的事情就可以顺流而下,一好百好了。
就像我一开始所说的,在结束的时候,我依然要强调,让主题班会成为体验性,却又不失主题追求的,才是我们最需要做的,忽然觉得自己好像跑题了,不过没关系,完整的设计应该在课堂上。
一节主题班会,看到的不单单是这节课,孩子们需要长久的培养,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想要借助某一次活动,或者是一个主题的完成,学生就改变了,自己的教育目标就达成了,这实在有点异想天开,培养是长久的,需要循序渐进稳扎稳打。
可我们先要考虑的是自己,是自己平时班级建设的怎么样,是自己的专业化素养达标了没有,还应该是自己爱学生的心是不是真诚的,这个“真诚”需要的是一个不断净化的过程,让所有的都是动态的。
不是从这一刻开始,他来自于好久好久以前,也许,这要从和孩子们来到这个教室开始,他的终结也是一个好久以后,比如说孩子们毕业了,毕业是不是就结束了,我想没有,一定是没有的,真教育的影响应该很久远,因为孩子们会经常想起来,他们觉得那个时候的自己太棒了。
教育者呢?你就不想想你的学生,想想他们若干年以后,或者是若干年以后想一想,这对你来说也是有作用的,只要你的班会课做得足够好,孩子们带给你的足够多,那么,当你想起来的时候,你就像孩子们,你们都是幸福的,都有了强大的力量,可以让迷茫的自己清醒,可以让快要放弃的自己获得前行的滋养,可以让沉沦消失,然后,自己奋力昂扬。
说了这么多,很多朋友都笑了,我们要看的是那些“诗外功夫”,而不是一节成功的主题班会有多好,是要准备一节好的主题班会,而不是我们这节主题班会可以影响到多远,就是我们自身准备些什么,才能完成一节主题班会。
先多说一句吧,主题班会可以在战略上放的足够高,但在具体做起来的时候,他就是一节课,能上好这节课,让孩子们和自己,幸福可以多一些,再多一些,万不可为了一个目标,而忘记了参与的过程,参与也是收获。
回到我们的主题班会,第一个“诗外功夫”就是班会主题的选择,一个主题越小越好,变成某一个事情的启示会更好,从这个启示能不能让学生参与进来,和有没有体验,体验成不成功,对我们来说,一切都太重要了。
还是以小见大吧,一个主题的完成,需要的是先要有一个确立,这个确立是自我的实现,我的意思班主任自身,必须能够知道自己要给学生什么,进而,让学生把这些应该知道的,变成幸福而圆满的体验,就在学生一次又一次的参与中,把思想的变化,通过行动显示出来。
对参与人员的培养,我的意思是,主持人和发言人,他们自身的不断进步,具体到这一次主题班会上,他们可以准备那些内容,这些内容应该如何呈现,设计也应该交给学生,一开始可以固定,但要培养,却应该让我们来做。
比如说主持人的发言内容,必须交给他本人来写,这和发言人的发言稿是完全不同的,主持词应该在发言稿的基础上,完成这样的系统化书写,主持词写好了,我们的活动过程也就呈现出来了。
这个必须有弹性,是系统性的,相信很一节成功的主题班会,我们需要能够保留出足够的调整空间,这和前面说的并不矛盾,因为这是在主持人,也可以说是班主任的自我成长机会,我们必须能足够的重视。
想说一下摄影师的培养了,一个班级必须有几个学生是喜欢拍照的,他们应该能拍出不同效果的照片,录制出来的视频,也一定能让所有人都兴致盎然,这对一节班会课的后续价值,也可以说是价值提升,是无比重要的事情。
我们太需要一节好的班会课了,把这一节一节好的班会课连接起来,就是孩子思想发展的过程,相信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应该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但有了这一个月的学习,在主题班会上的实现上,一定能够有更多的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