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大伙儿聊到了《百心百匠》这档节目,这应该是我近期看过的所有节目中,最想推荐给大家去了解熟悉的,没有之一。
最初看宣传片花时,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心酸,泪目,那一双双荆棘的双手,那一个个不愿放弃技术的决心,那一丝丝找不到后人相继的无奈仅仅是那短短的三分钟,就足以看出节目的用心,“文化传承,匠心寻根之旅”,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落实起来的困难却超出我们的预知。
《百心百匠》已经播出的两期主题围绕“蔡侯纸”,展开了传统的“古法造纸术”,对蔡侯纸印象深刻的是李亚鹏形容的千年不腐,而要制作这样一张坚韧的纸张,却要经过剥皮、泡水、蒸皮、清洗、踏对、切番、舂捣、打浆、抄纸等36道工序,另加72道小工序,看似简单的纸张,背后要经历的种种程序以及想象不到的传承与匠心,不禁让人心存敬畏。
节目出品人孙冕拜访了一位高龄老人,从事造纸技术75年,当他的一双似树枝一样的干枯老手出现时候,戳中泪点的何止是现场的孙冕,老人是用他的那双手去琢磨古人留下来的家产,他在用自己的行动坚守着这份前辈留下的传承。
看过节目的朋友都知道,主人公都是头发花白的古稀或耄耋老人, 即使是令人称奇的国粹技艺也不的不面临传承困难的尴尬处境。节目中有一幕是李亚鹏在拜师宴上,和十七岁的传承人聊到坚持的话题,的确,十七岁的小孩,还这么小,他也想和其他同学一样,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技艺的传承是很重要,但是为了生活,他们也不得不低头面对现实。文化传承的断根现象也因此变得越发严重。
手工匠人的未来,传统工艺的未来,将如何走向?这是我们观看节目最值得深思的问题,传统工艺,传承匠心,这都不应该仅局限于口头或者是被供养,而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能被人所懂,被人所延续。
(小知识补充:蔡侯纸是由东汉和帝时中常侍蔡伦改良发明,他在总结了前人制作丝织品的经验基础上,利用树皮、麻头、破布、渔网、经过挫、捣、抄、烘等一系列工艺加工,造成了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