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沙法丽·萨巴瑞(Shefali Tsabary),出生于印度,于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获得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
萨巴瑞博士早年受到东方正念思想的影响,后又将其同西方心理学理论加以融合,从而形成了自己有关正念生活与觉醒教育的理念。
她运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帮助过各类人群,比如亚洲海啸的幸存者、经济欠发达国家的女性、年老体弱者、企业领袖等。她曾在世界各地举办研讨会,并在各大公司、学校与家长团体发表演讲。东西合璧的特点让她赢得了全球范围内的受众。萨巴瑞博士现同丈夫、女儿一起在纽约生活。
所谓的觉醒可能就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一些小的做法和孩子心灵连接的一种感觉。
【书中精华摘录】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成为最优秀的父母,而且大多数人的确对自己的孩子充满爱心。当我们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时,肯定不是由于缺少爱心,而是由于缺少觉醒。事实上,大多数父母都没有意识到我们同孩子的情感关系是一个循环式的动态关系。问题不在于孩子,而在于我们自己的不觉醒。我们的不觉醒应该由自己清理,而不该由孩子来继承。爱意与真实并不复杂。当我们获得觉醒,教养孩子就不再是复杂艰难的事了。因为一个觉醒的人,一定会自然而然的怀抱爱意与真诚。
教育要以身作则,孩子会把一切看在眼里,并处处模仿,他们总能发现对方隐藏的动机与不良的企图。孩子在行动时,一般都极其自我,不会顾及我们,所以不要认为他们的行为是针对我们的。孩子的行为往往源自他们内心的呐喊:请帮帮我吧。孩子表现不好的根源在于他们内心无法纾解的情绪。要纠正孩子的不当行为,就得当时当地采取行动。
如果孩子正值青春期,那就无需事事征得我们的认同。如果我们随时表扬孩子,为他们的本真感到骄傲,就等于教他们以真实自我为荣。如果我们改变他们的真实状态,要求他们的行为符合我们的意志,就等于在说他们的真实自我是不完善的。孩子会由此戴上面具,远离自己的本真。
调整我们情绪中的能量,使之与孩子步调和谐。这个方法比让他们反过来适应我们的要求,有效的多。情绪逆反意味着孩子处于抗拒的状态之中。行为塑造会将所有的冲突都视为学习机会,因此,行为是一个时刻延续的、连贯的过程,而不是一个个彼此割裂的时段。相比惩罚而言,积极的巩固正确的行为才是更加有效的手段。
我们的任务是同孩子的本质友好相处。当我们宣扬自己独一无二的个性时,往往会担心遭遇孤立,承受孤单。孩子的灵魂当中充满了无限智慧。觉醒的父母一定会毫无保留的相信孩子的直觉。
教育要秉持真实和宽容。心与心连结的陪伴胜过一切灵丹妙药,不带诱惑的深情,不带敌意的坚定,给孩子——同时也是给自己——更多的抱持和允许。就像黎巴嫩诗人纪伯伦在《我接纳》中写到的:
“我接纳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
我接纳一个喜好安静的孩子。
我接纳一个固执己见的孩子。
我接纳一个性格慢热的孩子。
我接纳一个为人友善的孩子。
我接纳一个烦躁易怒的孩子。
我接纳一个讨人喜欢的孩子。
我接纳一个拒绝改变的孩子。
我接纳一个惧怕交往的孩子。
我接纳一个表现不好的孩子。
我接纳一个郁郁寡欢的孩子。
我接纳一个温和有礼的孩子。
我接纳一个胆小羞怯的孩子。
我接纳一个逃避畏缩的孩子。
我接纳一个专横霸道的孩子。
我接纳一个叛逆无礼的孩子。
我接纳一个乖巧顺从的孩子。
我接纳一个喜怒无常的孩子。
我接纳一个成绩中等偏下的孩子。
我接纳一个缺乏活力的孩子。
我接纳一个遇到压力会撒谎的孩子。
我接纳一个表现夸张的孩子。
我接纳一个难得安静片刻的孩子。
我接纳一个特立独行的孩子。
我接纳一个独一无二的孩子,
我接受这样的信条,我的孩子需要严格的行为界限才能健康成长。”
一共25个“我接纳”,回首过往,对照生活,真正做到了几个“接纳”呢?
我是思宇高迪,感恩在心理学读书全民幸福社里相遇。希望你我一起在父母觉醒的路上,渐行渐远……共同为生命的河流贡献朵朵浪花……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