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艺术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而玉雕人物贯穿于玉雕创作艺术的始终。
玉雕人物首次出现于“新石器”晚期,经过漫长的岁月,玉雕人物已发展至高峰,不仅在造型越来越新颖独特,人物上也追求反应现实,力达玉雕人物内在美和意蕴美的统一。
这就需要人物题材具有一定思想性,表达深刻的内涵,经得起回味和推敲,纵观玉雕人物历史,有三大最具特色的人物题材,赶快来欣赏一番吧。
一、宗教神佛类
众所周知,儒、释、道三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文化自印度传入我国后,便与中国传统玉文化发生了联系,这是必然的。玉雕佛像,不仅仅迎合了中国人传统的宗教信仰习惯和崇玉心理,也进一步扩大了佛教的传播与发展,而且用玉造佛像还有镇宅辟邪和追求祥瑞的作用。
在佛教的众多菩萨中,观世音是最为常见的玉雕题材。
观音,作为西方三圣之一,在佛教中是慈悲与智慧的象征。大悲观世音菩萨平等无私地普度众生,是救苦救难的化身,只要众生在遭遇苦难时诚心念其名号,观音将会解救众生于苦海之中。所以人们常常佩戴于身或供奉于家中,祈求平安。
罗汉亦为玉雕常见题材。
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是能够帮人除去一切烦恼,免收轮回之苦的神灵。传言十八罗汉都是佛祖的弟子,他们形态各异,各司其职。据说佩戴或供奉罗汉可以保平安、祛邪恶,
而道教的崇玉思想主要体现在玉本身神秘性和实用性上。
《本草纲目》中记载:玉石具有“除中热,解烦懑,助声喉,滋毛发,养五脏,安魂魄,疏血脉,明耳目”等诸多功效。
道家对于崇玉心理十分务实,认为带玉可以延年益寿、升官发财,起死还阳等。再让玉与道家人物结合,表达更深远的寓意。
二、文学典故类
我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文学艺术更是极其发达,一些古典文学名著、诗词典故,包括历史人物都为玉雕提供了不计其数的内容,也让这些玉雕具有文学性和思想性。
如《三国演义》的一些小说情节以及“霸王别姬”等一些历史传说和诗词歌赋的内容,不仅能让人直观地感受到玉雕艺术的美,其中也蕴含了巨大的美学思想。
比如,刘关张桃园结义述说了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位志同道合对的仁人志士,为了共同做一番大事,在一个桃花盛开的园林里举酒结义,对天歃血盟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表达了一种共同实现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
这个故事大家耳熟能详,放在玉雕中,大众更是喜闻乐见,佩戴一个这样的玉雕人物,自己仿佛也可以更加讲义气,勉励自我,实现自己的伟大事业。
昭君出塞讲述了王昭君独身一人远赴匈奴和亲的故事,而在她嫁入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寓意着她将给匈奴带来和平和兴旺。
昭君作为一位女子,却是一个“民族友好大使”,刻在玉雕上,不仅体现着昭君作为一个美女刻在玉雕上的通透之美,更能表现一种和平象征,促进民族团结,体现了雕刻者的家国情怀,对和平的美好渴望,暗藏着十分美好的寓意。
霸王别姬,诉说了四面楚歌,英雄末路,准备慷慨赴死之时,红颜知己的一往情深,表达了对霸王别姬悲壮不悔的爱情赞歌,把历史人物和故事情节用玉雕的形式表现出来,让人们铭记于心。
将文学典故中的人物雕刻在玉雕上,玉雕也就成为文化的载体。玉雕工艺者通过玉雕向人们传达一个个信念,玉雕更加具有文学性,也成了人们和历史进行沟通的桥梁。
三、民间故事类
中华传统文化中还有一些表达吉祥喜庆的民间故事,也是玉雕人物表现的内容,为玉雕人物题材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养料。
比如,五子登科画面是五个童子争夺一顶冠,想要夺魁,古代科举须五经取士,每经第一称魁。五子登科便是表达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能像这五子一样品学兼优,科举成功。
在玉雕人物中,无论是神话中虚构的人物,还是现实中的人物,他们都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这些人物除了起到装饰作用外,也是雕刻者在用一些更深层次的哲学思想对玉雕作品进行指导,让这些作品有灵魂,表达创作者的一些思想与情趣,也表达佩戴者渴望寄托的美好愿望。
而这样的玉雕人物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品。
藏玉App是一款专注于传统和田玉的移动社交交易平台,集分享、交流、科普、买卖于一身。这里汇聚了玉雕名家、收藏名家、资深玉友以及众多和田玉爱好者,欢迎下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