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伪造了家长的签名,向老师请假,提前一个人自行回家。还好被老师发现了,没有走出校门。老师批评她了,还罚站了。今天她就不肯上学了,怎么办?”
妈妈说,我一直在安抚孩子的情绪,告诉她被批评没关系,不能因为被批评就不去上学。
我问:孩子有没有和你说为什么想提前回家?
没有。
又问:你们有没有讨论过伪造签名这件事情呢?
没有。
想起一句话: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找对问题。
我们常常就着问题解决问题,却没有关注到真正的问题。
孩子为什么不想上学?
因为被老师批评了觉得很丢脸。
为什么被老师批评?因为伪造了签名。
为什么伪造签名?因为想提前回家。
为什么想提前回家?不知道。
找到原因才能理解孩子行为的出处,才能看见孩子的需求。
原因之外,回到这件事情上:孩子伪造签名,想提前自行回家。
孩子选择伪造签名,可能是尝试了各种办法后的无奈选择,也可能是没有意识到自行回家存在的安全隐患。
但无论如何,这个行为本身是错误。
那么,孩子认识到伪造签名这个行为的错误之处了吗?或许是认识到了的。但老师的批评带来的羞耻感抵消了孩子对这件事情本身的反思。而父母只关注了孩子被批评后不开心、不想上学,也没有和孩子一起复盘事件。
情绪被放大,思考就减少,经历不仅带不来成长,还会带来新的问题。
孩子是在错误中成长的。犯错不可怕,如果我们能和孩子一起找到导致错误行为的原因,和孩子一起勇敢地面对错误,坦然地承认错误,那么,每一次错误都会变成成长的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