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接到儿子班主任电话,其实,不听我也知道又是什么事情。
无非就是他的数学考试结果不理想(多半是错了他认为不应该错的题),然后就开始发脾气,然后同学过去安慰他,他就出手伤人。
自己家的孩子,我能理解,他的恼羞成怒。可是,不能接受的,是他的迁怒于人。
虽然电话里强装镇定,但是放下电话,还是有一种深深的挫败感。
从上学开始,因为同样的一个问题,不知道想了多少办法,说了多少话,赔了多少的礼,道了多少的歉,可是依然如故。
我知道,他生气的时候是情绪处理系统在起作用,这个时间,他的注意狭窄,关注不到除自己情绪之外的事情,所以会做出打人推人的行为。
我也知道,理论上,他的年龄,理智的生理基础前额叶还没有发育完全,所以他控制不住也是有着生理基础的。
可是,理论上理解,不代表他的行为就正确呀,还是要继续想办法帮他。
回到家,我和儿子说:你班主任今天打电话给我了。
儿子面色一肃,整个人的气势有点儿垮。
我继续说:你应该知道班主任为什么打电话给我,我今天没时间和你谈这件事,咱们明天再谈,你今天先想一想这件事。
然后,整个晚上,我观察了一下,儿子该吃吃,该玩玩,好像没有任何的感觉。感情,那一瞬间的情绪,都是因我而起,而不是因为他之前做过的事情,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第二天,周末了,等着他写完作业,开始我的“教子”大事。
儿子果然妥妥地知道班主任为啥打电话,我问他:你有什么办法吗?
儿子嘴角往下一耷拉,摆出一副“生无可恋”的嘴脸。
我继续问他:你是不是觉得自己也不是有意的,只是控制不住自己啊?
儿子猛点头。
我:那你觉得这个问题有必要改吗?
儿子:额,我也不知道呀。
我:那你觉得姥爷拿鞋底子抽你的时候,你什么感觉?
儿子:恨不得杀了姥爷。
我:你同学在安慰你的时候却被你打,估计他们也是这么想的,可能比你的想法更激烈。
儿子:(⊙o⊙)…
我:(引用儿子的话)姥爷的优点像星星一样多,姥爷的缺点像太阳只有一个。可是太阳一出来,星星就都不见了。
儿子忍不住笑起来。
我继续:你的同学也是这样想的,恺恺的优点像星星一样多,恺恺的缺点像太阳只有一个。可是太阳一出来,星星就都不见了。
儿子扁嘴:妈妈,你帮我想想办法,我不要这样。
我:我之前帮你想了很多办法啊,可是你不做,怎么办啊?
儿子:我不是不做,我是做不到。
我:好吧,最后一个办法。
儿子:我一定能做到!
我:来,我们来做一个情绪垃圾桶。等你心情不好的时候,你就把它拿出来,把你的坏情绪都倒进去。
儿子:那我对它做什么都可以吗?
我:当然可以啊。
儿子立马来了兴致:我要写上“偷看者不是人!”还有,如果我讨厌一个人的话,可以写进去吗?
我:写啥都行,反正它是你的情绪垃圾桶,有啥不开心的,你都可以丢给它。那我们去选一个本子吧。
儿子:行!
我俩一起在书橱里寻找,最后找了一个他喜欢的绿色笑脸本。
儿子趴在书桌上,念念有词地设计他的“情绪垃圾桶”的开篇语,不时地发出一阵阵笑声。
我知道,虽然这会儿他挺乐呵的,挺积极的,但是真的遇到坏情绪来的时候,能不能想起来、能不能用起来这个“情绪垃圾桶”还是一个未知数。
也许,终究是要在这方面吃个亏,才能得个乖吧。谁知道呢?
路漫漫其修远兮,谁都得上下而求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