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用表达多瘤病毒中T抗原的NTKmT逆转录病毒转染进行转化。
观察到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表达及对荧光标记的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摄入确认其内皮细胞特性。
bEnd.3 cells细胞可用细胞因子和脂多糖(LPS)诱导淋巴细胞的Peyer's结高内皮细胞受体, 粘膜血管定居因子(MAdCAM-1) 及内皮细胞选择素的表达。
肿瘤坏死因子 a (TNF alpha), 白介素 1 (IL-1)或 LPS的诱导作用是浓度及时间依赖的。
代数较早的bEnd.3细胞未受刺激时在表面表达MAdCAM-1,但过了30代后就不表达了。
细胞粘附分子 1 (ICAM-1)持续表达,并在LPS, IL-1 and TNF a处理后升高。
30代前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 (VCAM-1)持续表达,但30代后不表达。
bEnd.3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a (TNF alpha)可以诱导P-选择素的表达,30代后更强。
Bend.3细胞信息
细胞名称: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简称:Bend.3
细胞别名:bEND.3; b.End3; Bend.3; bEnd3; BEND3; brain-derived Endothelial cells.3
产品货号:TCM-C715
种属来源:小鼠
组织来源:脑
细胞形态:上皮样细胞
生长特性:贴壁生长
培养体系:DMEM-H+10%FBS+1%P/S
配套培养基货号:TCM-G715
传代比例:1:4-1:6,每2-3天换液一次
传代周期:24-32 h
培养条件:气相:95%空气+5%CO2,温度:37℃
冻存条件:60%基础培养基+30%FBS+10%DMSO,液氮储存
推荐海星 HyCyte®一步冻存液(即用型、无血清、无需程序降温),货号:GUCP-201
Bend.3细胞培养要点
bEnd.3细胞最常遇到的问题就是细胞形态变化和难消化
细胞形态问题
Bend.3细胞本身生长较慢,在低密度时会呈现不规则细胞形态,高密度时则呈规则纤维状,所以若在培养过程中发现细胞形态异常,则有可能是细胞密度低,建议细胞铺满密度较高时传代。以下为bEnd.3细胞不同密度培养图片:
细胞消化问题
1. 消化时间:bEnd.3细胞培养时间越长越难消化,培养4天传代,一般消化3-5分钟;培养7天传代,一般消化5-10分钟。具体消化时间以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状态为准。
2. 难消化问题:如遇到消化困难不必担心,可通过分次消化的方式解决,具体操作方法如下(以T25瓶细胞为例):
(1) 吸出原培养液;
(2) 加入2mL左右PBS,轻轻晃动培养瓶润洗细胞,吸出PBS丢弃;
(3) 加入1mL左右胰酶,轻轻晃动培养瓶使之浸润所有细胞;
(4) 放入培养箱消化,消化3-5分钟(根据具体细胞稍作延长或缩短),显微镜下看到细胞开始漂浮,可以加入2mLPBS,晃动培养瓶使细胞悬浮,不要吹打剩下的贴壁细胞;
(5) 吸出培养瓶内的PBS和细胞悬液,转移到无菌离心管中,在离心管中加入3mL含血清的培养基终止消化并吹散细胞,使细胞尽量呈单颗细胞的悬浮液;
(6) 原培养瓶中加入0.5mL胰酶,晃动培养瓶浸润细胞,放入培养箱继续消化,直到细胞块中间全部收缩变圆,晃动培养瓶可脱落;
(7) 用3mL含血清的培养基终止消化,将瓶底的细胞全部吹下,并轻轻吹吸分散细胞呈单颗;
(8) 收集细胞悬液与第一次消化下来的细胞合并到一个离心管;
(9) 离心收集细胞沉淀,1100rpm/min 4分钟,离心完吸出上清丢弃;
(10) 加入新鲜培养基,吹打几下混匀细胞,按需接种到新培养瓶,补足培养基,拧松瓶盖或使用透气瓶盖进行培养;
(11) 检查培养箱二氧化碳,温度和水盘。
Bend.3细胞培养注意事项
(1) 细胞培养过程中形态多样,低密度时容易出现放射状细胞,看似已经铺满瓶底,其实细胞量较少,需要细胞胞体排列紧密的时候进行传代;
(2) 细胞培养过程中避免频繁换液,可以每隔2-3天换液或者半量换液一次;
(3) 培养过程中会产生10%左右活的单颗漂浮细胞,贴壁细胞密度偏低时,注意收集悬浮细胞,贴壁细胞密度偏高时,可以换液时丢弃;
(4) 接种量对细胞生长有影响,接种量过低细胞会有增殖缓慢,漂浮过多的现象,请注意控制传代比例;
(5) 细胞对温度和pH较敏感,传代或换液前培养基可以常温复温4小时以上;避免使用pH改变(偏酸:颜色偏黄;偏碱:颜色偏紫红)的培养基;
(6) 细胞传代过程中若出现单次消化时间过长,可进行分次消化,切不可将细胞强行吹下来,以避免吹打造成细胞机械损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