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孩子天性,回归本真
每个人的育儿方式不同,对待教育的理解也不同,伟大的教育局陶行知说:“教育即生活”意义为教育需要从生活中去寻找经验方法和道理。我从小来自农村,在农村的泥巴土里长大,我个人认为教育孩子是一门艺术。
[if !supportLists]一、[endif]不能对孩子过度的保护。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娇生惯养的,父母对他们的照顾太多了,导致他们的依赖性很强,自制力和独立性都很差。这样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孩子的责任感,同理心,抗压能力都比较弱,遇到一点小事就开始哭,开始闹,抗压能力弱,遇到自己承受不了的就焦虑,逃避,甚至想出极端的方法进行逃避现实。责任感差,在家庭中或集体中,他们觉得不是自己的事情,或者这件事情跟自己关系不大,不管不问,什么事情都跟自己没关系,家庭责任心基本没有。
二、要相信孩子本身的生存能力。
在2021年7月份我幸去杭州学习,一起去的还有刘主任和他的儿子,当时他家小帅哥读5年级,我家宝贝读三年级,因为对这座城市不了解,晚上又想出去溜达溜达,又不知道去哪里,就用手机搜索附近的景区,我们开四辆自行车,边骑车边走,边赏风景,低碳环保还非常开心,因为我家孩子太小,骑车的机会也不多,可以说是刚学会骑自行车,去景区的道路实在太狭窄,大家都非常担心他,总是看着他,作为母亲,我也担心,但是我觉得要给孩子锻炼的机会,每个人生来具有趋利避害的能力,这是我们基本的能力,我尽力保护他也得给他锻炼的机会,就这样她骑到景区后,就说,妈妈我太紧张了,说明他自己骑车的时候孩子蛮小心的,赏完景点回家,我们一同又骑回来。完美又难忘的一段旅程。
还有一次,让他一个人从老家坐公交车到市里,本来我是不放心的,孩子说:“妈妈,在杭州的时候,我一个人都骑着自行车跟着你们到处跑,现在不骑车,坐公交车,有什么可怕的,人总要经历第一次的”为儿子的懂事和勇敢鼓励,也感动很欣慰,孩子还是要经历,经历之后才能成长,现在的孩子成长的机会太少了。我们要珍惜每一次的锻炼机会,放心大胆的给孩子去锻炼,相信他们。
三、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样
虽然我是一名教师,教学能力也不错,但我得承认我的脾气很不好,听同事说我以前发脾气的时候他们都感到害怕,甚至跟我说话有种紧张的感觉,自从自己身体不好,检查出各种问题后,我开始管理自己的情绪,直到我开始改变自己的情绪的时候,才发现有时候大宝对二宝发脾气的样子就是我的样子,看到这个问题之后,我开始管理自己的情绪,记得一本书上说:“成熟就是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我开始关注自己的情绪后,儿子也开始改变自己,变得温暖和阳光,现在我们家最怕的就是老公了,老公工作压力太大,脾气不好,另外他的工作性质跟我不一样,希望我们都能做到更好的自己,只有父母做最好的自己,孩子才能做最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