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是一个可以展现个人经历的全新视角,到了这一刻,你可以穿过时间与空间,回溯过去的岁月,试着回望往事全貌,探索所经历之世事的脉络。看看什么事情是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自己又在被什么掌控着,是否身不由已地随着历史的车轮不断被裹挟着前行?
你的立即行动值多少钱?
这个想法,是在那天求字之后产生的。关乎注意力、意志力、自律能力受制于何物,是人们能否实现理想所应常怀的反思。
有的人,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够把理想与现实进行高度契合,并将“付出努力”时刻保持在线状态。
有的人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各人因各因影响了两者,时尔失散,时尔又聚头。尤其如我这般的,对自己放水时真乃诚我不欺。
比如写字这件事,乏了、困了、倦了、无聊了……笔一搁——用是有用,只是不是非得以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换那一时半刻的“有用”。等到用得着时,才恍恍惚惚忆起,这件事在什么时候练习时,因受到何种原因而中断的?
想想,太遥远了。又不是一次两次了,早已麻木,见怪不怪,懒得再思考了,毕竟下次再犯几乎无不可能。而谁来对这种行为负责?
小时候我们接受一心一意干一件事,自始至终保持注意力在同一件事的教育不会少。但谁又能来关注你是如何做的,到底有没有做到呢?我们凭价一个人不大多是以结果来论英雄的吗?所以结果显然更为重要些。
人一旦养成了中途放弃的习惯,那就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其日后在一件事情上的专注力的持久度。如果不是因热爱或需要和责任的缘故,谁会去自找苦吃呢,毕竟理想实现的过程,感觉并不太美妙。
相比获得成功的人而言,花了大力气但最后仍以失败告终的呢?
不管怎样,能够坚持走在路上,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毕竟来地球一趟不容易,应当感受当下的每一刻,好与坏都不回避。
要想到,总比一生碌碌无为,如浮萍般随机飘荡要好,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别人来说都是值得的。
时下,能让自己坚持圆梦的环境更严峻。
网络媒体,五花八门的资讯和游戏充斥着地球的缝隙,枉说孩子,连大人的多巴胺都随时不知不觉地被操控着。
不担忧吗?
谁说不呢。
当你教育孩子时,说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就得让其站在设定好的目标和任务面前,在实现他们的能力上与其共同开辟新途径,挖掘新可能,培育新优势。
而你自己,是否想过要改掉坏习惯,连根拔起,势在必行的那种呢?
所以,坚持初心是终极武器,任何理想的实现都没有捷径,只关乎学习,热情和投入。
如上所说,不能再同意了。想想,我要写好字,不管有没有心思,都要动动笔才行。只要是没有感觉到一把刀架在脖子上,就尽量去写,总能写得好的罢。
又是一次的自我鼓励。
只不过是,不想一辈子都要间歇性的费神、谓叹这件事没有做好。
仅此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