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
娄山关
一九三五年二月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这首《忆秦娥·娄山关》,读过很多遍了,“而今迈步从头越”这一经典诗句,平时在说话或者写文时,也会经常用到。
《忆秦娥·娄山关》写于1935年,遵义会议之后。娄山关是贵州遵义通往川南的要隘,此关地势极为险要,正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935年的1月和2月,红军曾两次攻打娄山关,第一次胜利了,但是在进入川南的途中,遇到了川军的重重阻力。于是红军由娄山关一路向西,打到了川滇黔三省交界,一个叫作“鸡鸣三省”的地方。然而在此处,又遇到了云南军队的阻挡,没办法前进了。
在此紧急关头,中央政治局开了一个会,决定循原路返攻遵义。于是当年的2月,红军又杀回娄山关一带,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共消灭敌人两个师,重新占领了遵义。
第二次攻占娄山关,重占遵义,是红军长征以来所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也是遵义会议后,一个新的胜利的起点。所以说这首《忆秦娥·娄山关》被誉为红军长征的第一首史诗。
诗的上阕:“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点明了红军向娄山关进攻的节令和时间,即冬天的早晨。第三句“霜晨月”是叠词,既是格律上的要求,也是为了突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马蹄声碎,喇叭声咽”,这两句从听觉上描绘了红军行军打仗的情景。“碎”形容了马蹄声的紧促细密;“咽”形容了军号声的低沉悲壮。这两个字用得生动传神,给人以极大的想像空间,似乎战马与军号都通了人性,都带了感情。
词的下阕:“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两句写出了娄山关的险要及敌人防守得十分牢固,牢固得如铁打的一般,但是而今红军又打了回来,重新跨越了娄山关。娄山关哪怕你再坚不可摧,再牢不可破,也无法阻挡红军胜利的步伐。第三句“从头越”的叠句,既是承上启下,也是进一步突出红军第二次跨越娄山关的豪迈气概和英雄形象。“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这两句,写的是诗人在娄山关头所看到的壮丽景色。那连绵起伏的苍山啊,就像大海的波涛,那要落山的太阳像鲜血一样殷红……
此刻我可以想象,当时诗人立在山崖之上,面对山崖下这黄昏的景象,是何等的百感交集!
战斗的胜利来之不易啊!不知道需要多少的红军战士流血牺牲,也注定还要经历无数的艰难险阻。
“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