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妈妈又说起了她小时候的事情,说她跟她奶奶吵架,脑海里浮现出那副画面,突然就想她那时候是多么的意气风发,随心所欲呢?而这么多年,我在妈妈身上看到的只有逆来顺受。生活给这个遭受了那么多苦难的女人身上留下的,除了满身的病痛,还有不断的隐忍。
其实以前的时候,妈妈常给我说过她当年的事情。那时候她也是个孩子王,带着一群孩子玩游戏。妈妈声情并茂讲到哈哈大笑,我也每次默默地听,然后跟着笑。即使有些故事,她已经讲过很多遍了,但依然会觉得有趣。现在想想,小小的我,又何尝不是对妈妈肆意洒脱的童年生活的充满了向往呢?
小时候不懂,但是现在懂了,从幼儿园到小学毕业,我一直遭受着同学的霸凌,被偷东西,被打骂,被孤立…而在家里,父亲脾气比较暴躁,且从来不会夸奖和表扬我们。小时候,有什么事情,动辄打骂。父母也经常吵架,大部分时候,是父亲以摔东西而胜出,在那个时候,我和弟弟手足无措,只能看着妈妈放声大哭,大气都不敢出。父亲辅导作业时(小学数学作业),也很严厉,不会讲题目怎么做,只是一遍遍大声的念题目,问我会了没,我回答不会就会被训斥,然后更大声的念一遍题目问我会不会,如此反复…后来每次回家,我妈妈就会说赶紧去你姐姐家写作业,不然迟了你爹爹回来看你作业又要挨骂。这样导致我在家里其实一直战战兢兢的,气愤父亲的暴力,同情妈妈的遭遇,却又无可奈何。毕竟小小的我也时刻处于老爹的淫威之下,自身难保。更不可能像妈妈那样,肆意去跟家长吵架,表达自己的不满。所以,以前的时候,听妈妈的故事,想象着妈妈威风凛凛的样子,大抵是羡慕的。
当然,妈妈也有她的不幸。因为我外爷爷的重男轻女,作为家中长女,妈妈在五年级的时候就被迫辍学,在家里带我两个舅舅。妈妈每次讲述,我都很明确的感受到她那种对知识的渴望。外爷爷不让妈妈去上学,说终究要嫁到别人家去,学了也是别人家的,要省钱让我两个舅舅好好学习,而我两个舅舅并不爱学习,最终也没能学成。妈妈自己偷着去学堂,僵持了几年,在五年级的时候终究断了学习之梦。妈妈一直埋怨我外爷爷不让她上学,直到我外爷爷去世,妈妈的埋怨变成了期许,说我外爷爷去世的时候叮嘱他,一定要让她把我的学供出来,他很后悔那时候没能让妈妈上学。那以后妈妈说起来这件事,脸上多了几分笑意,还打趣说要让上学的一个都没上出来,她想上,偏偏不让她上,说我外爷爷对我的临终嘱托,让我一定要好好学习。
而今天,再次听到妈妈的而故事,突然就有点为妈妈感到悲哀,曾经那个意气风发的女孩去哪了呢?
曾经有一次,在我上初中的时候,我大抵能感觉到那天妈妈的反常,大概妈妈真的是下定决心离开了。中午放学回来,我看到妈妈把我和弟弟的衣服都洗了一遍,把家里能洗的都拿出来洗(手洗),整个中午,他们一句话都没有说。妈妈只是把饭做熟,让我吃完饭,给我说了些莫名其妙的话,然后让我去上学。我心里无比的慌乱,我明确的感觉到,如果我去上学,下午回来我可能再也见不到我的妈妈了。我跑到我的同学家,跟她说让她帮我请假,她爸问为什么,我说我妈妈可能要走了(那是我们同村的一家,按辈分算叫我应该叫她爸爷爷),她爸就说大人吵架连累孩子。我急匆匆回到家里,我妈妈问我我怎么还没去上学。我说我请假了,我妈妈问我为什么请假,我不知道说什么,妈妈突然生气了,让我赶紧去上学,一定要好好学习。我去了学校,坐在教室里,心里无比慌乱。在上课铃声快要响起的时候,冲出教室跟老师请了假,然后疯狂的骑着自行车回了家。我看到妈妈坐在小屋里的床上,静静地坐着,旁边散落着几件她的衣服。
我进去叫了一声:“妈”。
妈妈说:“你怎么回来了?”
我说:“妈妈,你不要走。”
妈妈抱着我,忍不住哭了起来。我和妈妈抱头痛哭,妈妈一遍遍给我叮嘱,让我一定好好学习,男人都靠不住,以后要靠自己。
妈妈哭了很久,然后让我去上学,说她不会走的,让我放心。最终我还是拗不过妈妈,去了学校,惴惴不安的度过了一下午。放学后,我迅速的回了家,看到妈妈身影的那一刻,我知道,妈妈不会走了。
而现在,作为人妻,我终于理解到妈妈的不易,甚至于有时候我会想,妈妈应该过她自己的日子,如果当初妈妈嫁的是另一个男人,会是怎样的结果呢?或者妈妈离开了,现在会不会更幸福呢?她那么善良,不该被这样对待。如果说善有善报,那么为什么妈妈苦了这么久,善待了公婆,隐忍了这么久,依然没有得到好报呢?当然日子也在一点点好转。父亲的脾气不再像以前那样一点就着,虽然有时候还是会厉声呵斥。而妈妈也看淡了许多,开始学会避开父亲的爆点,买自己喜欢的衣服(尽管父亲还是一样叨叨打击),过自己的生活,日子和谐了很多,或许这也算是一种好报吧。
而妈妈说起以往的事情,依然神采飞扬。或许,她也在时刻怀念着那个曾经阳光明媚,肆意洒脱的女子。午夜梦回,依然会回到那个从小长大的地方,有熟悉的面容,熟悉的笑声,熟悉的歌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