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那么一瞬,伟大的作品产生了

那么一瞬,伟大的作品产生了

作者: 超级大苹果 | 来源:发表于2022-06-12 22:47 被阅读0次

爱好摄影的人差不多都喜欢出门寻找灵感和自己风格相契合的景色,爱好写作的人也是如此,似乎寻找灵感是那么多人共同的工作。

那么灵感到底是什么呢?

是不可言传,只能意会的那一瞬间?有了那一瞬间,似乎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解决,自己的心情也会无比兴奋,烦恼一扫而空;有了那一瞬间,整个人都像被闪电击中,头上的小灯泡亮起,困扰自己的难题马上有了答案。

人人都希望自己随时随地都能有这种一瞬间的感觉,仿佛是愿望得以实现。但这种短暂而又难以琢磨的感觉并不是想有就有的,有时候就算是用力想也不会来,有时候转个头就有了,神秘,且可遇不可求。

在我看来,灵感的解释应该是:

大脑神经突触被无意识激活后,突触和突触之间突然产生的连接。

每个人大脑的神经突触都不一样,是根据学习、经历、接触某个领域的程度而导致数量的不同。学习的深入、经历丰富、各种领域接触程度高的话,大脑神经突触就会增多。而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自己的知识网络存在于大脑中,区别就是网络大小和连接数量多少;

而勤于思考的人呢,突触被无意识激活后的活动就会增加。

综合起来看呢,神经突触之间发生连接的几率就会增加,从而灵感发生的几率就会加大。

那么,灵感常常发生于大脑放空的时候,又是为什么呢?比如在洗澡的时候,享受着整个身体放松的愉悦,突然迸发出一个灵感,困扰自己的问题就这么解开了。

有时候的思考,目的性太强,经常会搜寻那些在一段时间内使用的部分记忆来激活神经突触,而其他记忆就会闲置,要么搜寻使用的能量降低,那些神经突触被激活的数量和活动度就降低。大脑运作的省力原则要充分发挥,就体现在这里。

而大脑放空以后,很多领域的突触都是无意识地激活的,虽然活动度低,不像那种刻意激活来得活动度高,却使得很多神经突触都有机会被激活;或者这么理解,刻意思考,专注于某个领域,其他部分就被忽略了。而大脑放空状态下,专注度低下,很多领域就有机会被无意识地信息进入大脑而被激活,突触和突触之间就有了几率突然发生连接,灵感就发生了。

不难看出,灵感产生是有条件和基础的。首先是突触之间已经形成的部分网络,这就需要学习和经验;然后,勤于动脑,让神经突触活动度增加,那么在无意识间,信息进入就能激活相关神经突触,增加形成连接的几率。

不知道我的理解对不对呢?总觉得灵感的发生一定和知识的积累分不开,要不然那些大神们在完成自己的作品的时候,其来源往往都是神秘的灵感呢?

相关文章

  • 那么一瞬,伟大的作品产生了

    爱好摄影的人差不多都喜欢出门寻找灵感和自己风格相契合的景色,爱好写作的人也是如此,似乎寻找灵感是那么多人共同的工作...

  • 莎士比亚不仅不难,连一岁小孩也可以开始读

    莎士比亚的作品,为什么那么伟大? ...

  • 伟大的作品

    后青时期的周董,那种程度的英俊和呼吸一样自然,碰面即是意中人,见过的都是真心,哪里还需要比较谁的真心更真心,不用期...

  • 伟大的作品

    哥穿着复古西装 拿着手杖 弹著魔法乐章 漫步走在 莎玛丽丹 被岁月 翻新的时光 望不到边界的帝国用音符筑成的王座 ...

  • 伟大的时代,伟大的作品

  • 电影笔记|太空漫游2001

    「太空漫游2001」被誉为最伟大的科幻电影作品之一,展开了人类对宇宙无穷的想象,对后来的影视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

  • 母爱的力量

    世人几乎都在讴歌母爱,无论文章还是影视作品,把母爱体现的那么无私与伟大。 我从不否认母爱的伟大。但...

  • 《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世间爱情

    读了一些名著,我于某一瞬间悟得:伟大的作品根本不会明显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倾向,而是最伟大的作家用最有力量的笔再现...

  • 伟大的作品和伟大的人

    下午,流连在图书馆。 一本《欧.亨利短篇小说选》​映入眼帘。 翻到《前言》​,欧.亨利(1862–1910),美国...

  • 伟大的作品《蛙》

    今天终于读了莫言的《蛙》 边读边哭,泪流满面 时代的悲剧 观念的悲剧 为什么必须要生男孩? 为什么必须要结婚? 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么一瞬,伟大的作品产生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dqnmrtx.html